[发明专利]棉花纤维中苯丙烷类结构单体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8533.1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4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冉;范玲;李晓东;王玉晶;周小云;孙涛;乔坤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91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花 纤维 丙烷 结构 单体 检测 方法 | ||
1.一种棉花纤维中苯丙烷类结构单体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先采用巯基乙酸法将苯丙烷类化合物从棉花纤维中提取出来,再借助还原降解反应(DFRC)进行苯丙烷类结构单体的分析;其中巯基乙酸法是指将植物细胞壁物质与巯基乙酸和稀盐酸混合液煮沸后获得细胞壁残渣,再用NaOH溶液抽提,得到的NaOH提取液用浓盐酸酸化,产生沉淀,离心后即得棉花纤维中苯丙烷类化合物;DFRC方法是指在乙酰溴乙酸溶液中进行衍生化和苯丙烷类化合物溶解,接着发生在常温下使醚键断裂的还原反应,产物进行GC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各步骤为:
(1)巯基乙酸法提取棉花纤维中的苯丙烷类化合物
a.称取1.0g已清洗去可溶物质的棉花纤维,置于30mL血清瓶内,加入20mL2N HCl后再加入3mL巯基乙酸,充分混匀后旋紧瓶盖,置于98℃水浴锅内轻缓震荡4h;反应完成后取出血清瓶置于冰上冷却20min,将反应液转至50mL离心管,12,000rpm,室温下离心15min,弃上清,残渣用20mL蒸馏水清洗3次;
b.向离心管中的残渣中加入10mL0.5M NaOH,混匀后室温下摇动(250rpm)10-12h;随后12,000rpm,室温下离心15min,存上清液;
c.重复步骤b;
d.残渣再加10mL2M NaOH,重复步骤b;
e.将三次上清合并,加入6mL浓HCl,4℃下放置4h;
f.12,000rpm,4℃,离心20min,弃上清;
g.沉淀用10mL蒸馏水清洗2次,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备用;
(2)苯丙烷类化合物衍生化后的还原降解反应(DFRC)
a.乙酰溴衍生和苯丙烷类化合物溶解反应:将用巯基乙酸法提取的棉纤维苯丙烷类化合物置于30mL具Teflon内垫的血清瓶内,加5mL AcBr∶acetic acid(20∶80,V/V)溶液,立即盖紧瓶盖,放置于水浴锅内,60℃下水浴3h,反应完成后将降解溶液转移至10mL称量瓶内,敞口放置在通风橱内将溶液快速吹干;
b.还原裂解反应:吹干后的残余物溶解在3mL酸性还原介质中,加入约50mg锌粉,摇床上300rpm下轻缓晃动30min。混合物倒入含10mL饱和NH4Cl和10mL CH2Cl2的分液漏斗中,混匀后用3%HCl调节pH至3,CH2Cl2萃取2次,萃取液混合后用无水MgSO4干燥,过滤,减压蒸发至干;
c.乙酰化过程:残余物中加1.5mL CH2Cl2、0.2mL吡啶、0.2mL乙酸酐,混匀密封后室温下乙酰化40min,减压蒸干,残余物用无水乙醇清洗至无吡啶味道,蒸干无水乙醇;
d.标样的乙酰化:准确称取10mg松柏醇、15mg芥子醇分别加入0.5mL吡啶溶解后,再分别加入0.5mL乙酸酐,充分混匀,室温下放置12-16h,然后分别加入5mL无水乙醇,真空蒸干,反复用无水乙醇清洗至无吡啶的味道后将乙酰化产物做GC分析的标样;
e.GC分析:残余物溶解在1mL CH2Cl2中,进行GC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85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周期平均和延时窗的电能测量方法
- 下一篇:初期雨水收集自动切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