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饰保温泡沫陶瓷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7955.7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2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宋中南;石云兴;李晓明;严建华;刘鹏;李嘉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伦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38/06;B32B13/04;B32B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饰 保温 泡沫 陶瓷 复合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饰保温泡沫陶瓷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墙体使用最广泛的保温体系是聚苯板保温体系,这类体系有如下的缺点:
(1) 耐久性不好,建筑结构的设计服务年限一般为50年,而聚苯板的使用寿命只有10~15年,不能满足建筑物使用期的要求;
(2) 易燃,由于聚苯板为有机材料,遇火灾时会被迅速燃烧,导致结构破坏,因此,开发不燃、轻质的保温材料是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建筑垃圾也逐年增多,据测算,建筑垃圾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以上,全国每年城市建筑垃圾的产出总量达8亿多吨。运用科技手段消化建筑垃圾,实现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对促进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节约天然资源,改善环境,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泡沫陶瓷砖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可自承重的特点,从而可使建筑物的整体重量减轻,结构成本降低;因为该产品隔热、保温,从而可减薄墙体的厚度,有效提高建筑物的使用面积;也因为该产品隔热、保温性能优良,可使冬季采暖和夏季降温所用的能耗大大降低;同时,由于该产品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绝热阻燃的特性,因此防火安全系数高,是理想的新型绿色低碳墙体材料。目前在轻质陶瓷砖制作方面,有以页岩煤矸石为原料的《石制高强轻体防水保温制品及其制作方法》公开号CN1348038A,和主要以煤矸石的《一种高掺量煤矸石的建筑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公开号CN1450026A。
由于既有泡沫陶瓷板材为坯料烧成后经切割而成,外表面呈开放的多孔状,直接用于墙体表面,既不雅观,又易挂尘埃,还影响保温效果,本发明将切割的泡沫陶瓷板与彩色砂浆装饰层复合,避免了上述缺点,使板材具有了保温装饰的双重功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墙体保温材料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装饰保温泡沫陶瓷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装饰保温复合陶瓷板材由装饰砂浆面层和泡沫陶瓷隔热层复合而成;
装饰砂浆面层的原料组成按每立方米砂浆的重量配合比如下:
细骨料 1900 kg/m3~2300 kg/m3;
水泥 420 kg/m3~510 kg/m3;
硅灰 15 kg/m3~30kg/m3;
掺合料 50 kg/m3~90 kg/m3;
减水剂 2.9kg/m3~4.2kg/m3;
水 95kg/m3~130kg/m3;
无机颜料 0~8 kg/m3。
无机颜料包括各种金属氧化物、铬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和硫化物等,如铝粉、铜粉、碳黑、锌白和钛白,天然产物料如天然产朱砂、红土、雄黄等,合成的如钛白、铬黄、铁蓝、镉红、镉黄、立德粉、炭黑、氧化铁红、氧化铁黄等。
装饰砂浆面层表面的装饰纹理是劈裂石纹理、蘑菇石纹理、大理石纹理或仿竹材、木材纹理等。装饰砂浆面层的厚度为2~5mm,泡沫隔热层的厚度为50~120mm。
泡沫陶瓷隔热层的干容重为200~550kg/ m3。
装饰砂浆面层所用水泥为42.5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52.5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骨料均为河砂;河砂级配为:粒径1.25~5mm的为45~60%,粒径1.25mm以下的为40~55%;掺合料为粉煤灰(Ⅰ级);减水剂为萘系高效减水剂、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多环芳烃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三聚氰胺磺酸盐甲醛缩聚物、对胺基苯磺酸甲醛缩聚物、磺化酮醛缩聚物、聚丙烯酸盐及其接枝共聚物或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1.发泡陶瓷板材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建筑垃圾,以建筑垃圾为原料,制作发泡陶瓷材料。以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料,配以粘土和发泡剂,制成轻质陶瓷砖的混合料,将混合料混合均匀后并粉碎至240~260目,经高温烧制而成。经试验,建筑垃圾的用量范围在60%~85%。具体的制备方法和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伦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伦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79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包装盒
- 下一篇:一种工艺品式竹壳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