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随机针刺辊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7845.0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6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汇泉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8/02 | 分类号: | D04H18/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随机 针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针刺设备领域,特别地,是一种用于无纺布随机针刺的针刺辊。
背景技术
针刺无纺布是干法非织造布中一种,是将短纤维经过开松、梳理、铺成纤维网,然后将纤维网通过刺针加固成布,刺针有钩刺,将纤维网反复穿刺,钩带纤维加固,形成针刺无纺布,无纺布没有经线纬线之分,成布纤维杂乱,径向纬向性能差别不大。其原理:利用三角截面(或其它截面)棱边带倒钩的刺针对纤网进行反复穿刺。倒钩穿过纤网时,将纤网表面和局部里层纤维强迫刺入纤网内部。由于纤维之间的摩擦作用,原来蓬松的纤网被压缩。刺针退出纤网时,刺入的纤维束脱离倒钩而留在纤网中,这样,许多纤维束纠缠住纤网使其不能再恢复原来的蓬松状态。经过许多次的针刺,相当多的纤维束被刺入纤网,使纤网中纤维互相缠结,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力和厚度的针刺法非织造材料。
传统的刺针为固定排列的方式对纤网进行加工,针刺以相同的路径刺入纤网,很容易使已经缠绕的纤维退出先前缠绕的位置,相同的针刺路径也会使纤维缠绕具有一定规律,而这种规律的缠绕不利于紧固纤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机针刺辊,该随机针刺辊能够使针刺路径随机化。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随机针刺辊包括转轴和同轴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中空辊筒,所述中空辊筒的筒壁内均匀内嵌有球状的万向节,所述中空辊筒外侧设置有固定在所述万向节上的刺针,所述中空辊筒内侧设置有固定在所述万向节上的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末端设置有磁体,所述转轴上等间隔设置有旋转的驱动环,所述驱动环上间隔的设置有与所述磁体极性相同的第二磁体和所述磁体极性相反的第三磁体,相邻的所述驱动环转速不同,所述中空辊筒内充满低熔点的油脂,所述中空辊筒的空间以所述转轴的轴线为分界线,分割成油脂凝固的固定区和油脂融化的流动区,所述固定区和流动区分别设置有冷却构件和加热构件,所述固定区正对需针刺的无纺布。
作为优选,所述刺针相对于所述中空辊筒的径向摆动角度不超过15度。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构件和加热构件为围绕所述转轴平行设置的冷却铜管和加热铜管。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铜管和加热铜管分别连入一热泵系统的冷端和热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旋转的所述驱动环上的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对所述磁体的作用方向在于所述中空辊筒的转动方向上,由于相邻的所述驱动环转速不同,因此相邻的所述驱动环上的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位置始终在变化,其对所述磁体的作用主要在垂直于所述中空辊筒的转动方向上,因此所述磁体能够受到不同方向的吸引和排斥,从而所述刺针的角度能够随机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随机针刺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无纺布; 100、中空辊筒; 170、流动区; 180、固定区; 200、刺针; 210、万向节; 220、定位杆; 230、磁体; 300、转轴; 310、驱动环; 320、第二磁体; 330、第三磁体; 410、加热铜管; 420、冷却铜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随机针刺辊包括转轴300和同轴设置在所述转轴300上的中空辊筒100,所述中空辊筒100的筒壁内均匀内嵌有球状的万向节210,所述中空辊筒100外侧设置有固定在所述万向节210上的刺针200,所述中空辊筒100内侧设置有固定在所述万向节210上的的定位杆220,所述定位杆220的末端设置有磁体230,所述转轴300上等间隔设置有旋转的驱动环310,所述驱动环310上间隔的设置有与所述磁体230极性相同的第二磁体320和所述磁体230极性相反的第三磁体330,相邻的所述驱动环310转速不同,所述中空辊筒100内充满低熔点的油脂,所述中空辊筒的空间以所述转轴300的轴线为分界线,分割成油脂凝固的固定区180和油脂融化的流动区170,所述固定区180和流动区170分别设置有冷却构件和加热构件,所述固定区180正对需针刺的无纺布10。
上述的随机针刺辊,所述刺针200相对于所述中空辊筒100的径向摆动角度不超过15度,防止所述刺针200的角度过大无法斜插入所述无纺布10.
上述的随机针刺辊,所述冷却构件和加热构件为围绕所述转轴平行设置的冷却铜管420和加热铜管4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汇泉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汇泉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78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泔水油脂回收率的方法
- 下一篇:功率开关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动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