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7344.2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6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18;B32B27/36;B32B27/32;B32B27/40;C08L67/02;C08L67/00;C08L33/12;C08L25/06;C08L77/00;C08K3/36;C08K3/22;C08K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7 | 代理人: | 张华 |
地址: | 31503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平面显示器所用的背光源体系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各类光学膜片组成,其中主要的光学膜片有扩散膜、增亮膜和反射膜,如图5所示。其中反射膜的主要作用是将漏出导光板底部的光线高效率且无损耗地反射,从而可以降低光损耗,减少用电量,提供液晶显示面光饱和度。
除了用于平面显示装置的反射板,反射膜还可以应用于投影用投影屏或面状光源的部件、照明仪器的反射板以及用于照明广告牌的反射板等领域中。由于显示装置的大画面化和显示性能的高度要求,同时为了提高背光源设备的性能,要求反射膜具有更高的反射性能。
对于快速发展的液晶显示器用反射膜,要求在低成本化的同时提高反射膜的反射特性。如果能够通过提高反射膜的反射特性来提高背光源的亮度,就可以削减光源上部所使用的其它昂贵的膜片。例如,作为液晶电视背光源的构成中,从光源侧顺次层叠了扩散板以及四片扩散膜,如果可以将背光源的整体亮度提高2-3%,就可以在上述背光源结构中削减一片扩散膜。另外,由于目前市场主流的反射膜产品表面都比较光滑,在背光模组使用过程会粘附导光板,并会对导光板产生刮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反射膜表面都比较光滑,在背光模组使用过程会粘附导光板,对导光板产生刮伤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反射膜的反射特性,从而提高背光源的亮度,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薄膜(或称为光学反射膜,简称反射膜)。本发明提供的产品由于表层加入有机扩散粒子,会有效降低表面光泽度,并且具有一定的爽滑性,能更好的保护导光板,避免刮伤导光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薄膜,所述薄膜为三层结构,中间层为反射层(简称为B层),所述反射层的两侧设置有扩散层(简称为A层);所述扩散层包括扩散母粒(或称光扩散母粒)和聚酯原料,所述扩散层中扩散母粒的含量为10-50%;所述反射层包括树脂母粒和聚酯原料,所述反射层中树脂母粒的含量为5-20%;所述扩散母粒含有10%有机扩散粒子;所述树脂母粒含有无机粒子;所述的百分含量为重量百分含量。所述反射层的聚酯原料与扩散层的聚酯原料相同,所得反射薄膜的光学性能优异。优选的,所述扩散层中扩散母粒的含量为15-30%,20%或40%。本发明中所述的百分含量为重量百分含量。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母粒中的有机扩散粒子(也称为光扩散粒子)为有机微珠,含量为10%(即,扩散层包括1-5%的有机扩散粒子),所述有机微珠选自有机硅、PMMA微珠、PS微珠、PA微珠。所示扩散粒子还可以称为光扩散粒子。
进一步的,所述树脂母粒中的无机粒子选自SiO2、Al2O3、TiO2、CaCO3、BaSO4、CaHPO4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树脂母粒中的载体树脂为烯烃类树脂,选自聚丙烯(PP)、聚乙烯(PE)、4-甲基戊烯聚合物(TPX)、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所述反射层中的载体树脂与聚酯材料不相容,在加工过程中,能够进行微发泡,而不需要加入发泡剂。不相容体系引入到聚酯以后,在进行拉伸时,不相容的物质会在反射层的薄膜内做不规则运动,从而在膜内形成不规则的孔洞。所述树脂母粒中无机粒子的含量为80-90%。优选的,所述树脂母粒为含BaSO4的PP母粒,BaSO4的含量为85.5%。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母粒由有机微珠、助剂(也可称为添加剂)和聚酯原料组成;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偶联剂、抗氧剂、稀释剂。
所述分散剂为脂肪酸类、脂肪族酰胺类和酯类,添加量为1%-2%;偶联剂为钛酸酯类和/或铝酸酯类,添加量为0.5%-6%;稀释剂为白油、有机硅油或异丙醇,添加量为0.5%-6%;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添加量0.5%-2%。
优选的,所述扩散母粒中的助剂包括1.2-1.8%的分散剂、1-4%的偶联剂、1-4%的稀释剂、0.8-1.8%的抗氧剂。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微珠(也称为有机扩散粒子)的粒径为1-15μm。
进一步的,上述有机微珠与聚酯原料混合造粒,造粒所用的有机微珠粒径要经过一定大小粒径搭配。所述有机扩散粒子包括大粒径的扩散粒子和小粒径的扩散粒子;所述小粒径的扩散粒子的粒径为2-3μm,含量为扩散粒子总重量的50%;所述大粒径的扩散粒子的粒径为8-9μm,含量为扩散粒子总重量的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73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