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本体的成像卫星调度问题模型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6798.8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6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贺仁杰;刘晓路;谭跃进;王沛;廉振宇;邢立宁;严珍珍;杨振宇;孙凯;姚锋;义余江;何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立宁;孙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46 | 分类号: | G06F9/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3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本体 成像 卫星 调度 问题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成像卫星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本体的成像卫星调度问题模型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本体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Chandrasekaran等人认为本体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内容,其研究特定领域知识的对象分类、对象属性和对象之间的关系,为领域知识的描述提供规范。语义网的研究者则认为本体是一种定义语词关系的形式化规范说明。虽然定义不统一但是普遍认可的是本体具有形式化、知识共享和互操作的含义。本体具有一套分类体系和一系列推理规则,能在不同建模方法、语言之间进行映射,实现不同模型之间的知识共享,为模型知识库的构建提供结构基础。
成像卫星调度方法推荐框架要基于对成像卫星调度问题的分类,而成像卫星多样化的成像模式和复杂的约束使得不同卫星的调度模型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基于本体理论对成像卫星调度问题进行一般化的描述,实现不同模型之间的相互映射,从而建立问题的分类知识库。
因此,提供一种能对成像卫星调度问题进行一般化描述的基于本体的成像卫星调度问题模型构建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成像卫星调度问题进行一般化描述的基于本体的成像卫星调度问题模型构建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本体的成像卫星调度问题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任务、资源、调度时间范围、约束、目标、偏好、调度需求作为成像卫星调度问题关联项;
(2)将上述任务、资源、调度时间范围、约束、目标、偏好、调度需求关联项与具体应用知识结合进行相互关系的实例化,从而生成具体应用模型;
(3)使用本体工具构造上述具体应用模型,并以标准格式描述上述具体应用模型的本体。
优选地,调度需求主要包括需求的开始时间、需求的结束时间,所需成像区域,所需图像类型和分辨率,具体的需求本体模型如下:
其中::需求的唯一标识,:需求的属性集合,:需求之间的关系集合。
优选地,将需求通过预处理后得到任务,其中,预处理是根据参与调度的卫星轨道特征和载荷属性对需求的区域目标进行条带划分,从而将任务转换为卫星单景可覆盖的任务,并计算各任务对卫星的可见时间窗口和对卫星的姿态机动需求,任务的本体模型如下:
其中::任务的唯一标识,:任务的属性集合,:任务之间的关系集合。
优选地,一个任务包括多个活动,基本的两个活动是观测和回传活动,观测活动是卫星对任务的信息采集,回传活动则是将采集的数据回放至地面站,活动的本体模型如下:
其中::活动的唯一标识,:活动的属性集合,:活动之间的关系集合。
优选地,将资源分为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实体资源是指卫星,虚拟资源是指卫星与地面目标的可见时间窗,卫星的属性集包括轨道特性、机动能力、固存容量、能量、卫星使用约束。
优选地,偏好体现在调度规则的制定上,将规则的内容作为其主要属性,上述调度规则包括优先选择优先级高的任务规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本体的成像卫星调度问题模型构建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将任务、资源、调度时间范围、约束、目标、偏好、调度需求作为成像卫星调度问题关联项,其中,任务是由一个个活动组成,如一个成像任务的完成至少需要包括观测和下传两个活动。活动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持续时间,并且活动的持续时间根据所执行的资源的不同而不同。作为调度的一个重要的属性特征,时间范围在任务和资源上也分别实例化成任务的需求时间和资源的可用时间,作为成像卫星调度问题,资源就是卫星,资源的可用时间是指卫星对任务的可见时间。由于任务需求与卫星能力的多样性,卫星资源可执行的任务只是任务集中的一个子集,因此,在资源的属性特征中还需要说明其能完成的任务类型。同时,调度问题作为一种优化问题需要指明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其中约束条件又分为硬约束和软约束。硬约束是指必须满足的约束,如成像时间必须包含在卫星对目标的可见时间窗内,而软约束更多的体现决策者的偏好,要求在资源能满足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但不是硬性的。在上述基础上构建出任务、资源、调度时间范围、约束、目标、偏好、调度需求的本体模型,从而得到卫星调度本体模型,为问题域的构建提供了一个规范化的建模框架,即通过对目标、约束和问题参数的构建来确定问题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立宁;孙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邢立宁;孙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67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