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水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5622.0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9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友超;王勇;宋光明;秦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董彬,施娥娟 |
地址: | 23301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水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进行冷却降温。水是常用的冷却剂,水对目标物进行换热后温度升高。为使水能够再次对目标物降温,需要对升温后的水进行降温。
图1显示现有的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水泵11’、第一换热器12’、水池132’和冷却塔134’。循环水由第一水泵11’提供流量,通过第一换热器12’与目标物进行换热,使目标物降温,升高温度后的循环水通过冷却塔134’冷却,冷却后的循环水再次用于降温。冷却塔134’的原理是:换热后的循环水进入冷却塔顶,通过喷淋器向下喷淋至填料层表面,与自下而上抽入的空气进行接触换热实现降温。
现有的循环水冷却系统可以对目标物进行降温,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由于是敞开系统,空气中的灰尘会进入到系统中,其次循环水直接与空气接触,溶解氧含量高,水中的藻类繁殖很快。由蒸发传热的机理可知,冷却水存在蒸发损失,各种无机离子和有机物质会浓缩。这些都是造成系统结垢、氧腐蚀、有害离子腐蚀和微生物腐蚀的重要原因。水垢的附着、设备腐蚀和微生物的大量滋生,可导致系统粘泥污垢堵塞管道、水质指标低劣、换热效率下降。
此外,上述循环水冷却系统是通过水对热物料进行降温的,而水在传热过程中没有相态的变化,水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极限温度为热进物料的温度,当传热量大时需要使用大量的降温水,从而使得水泵能耗高。
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循环水冷却系统,以克服或缓解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一个或多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该循环水冷却系统能够减少用于冷却的循环水的用量,降低水泵的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水泵、第一换热器和冷凝装置,所述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冷凝装置相互连接以形成循环水回路,其中,所述循环水回路为密闭回路,并且所述循环水冷却系统还包括抽真空装置,该抽真空装置连接至所述循环水回路以用于降低所述循环水回路的气压。
优选地,所述冷凝装置与所述第一水泵之间连接有贮罐,所述抽真空装置与所述贮罐连接。
优选地,所述冷凝装置包括第二换热器、水池、第二水泵以及冷却塔,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在所述循环水回路中并位于所述水池内,所述冷却塔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上方,所述第二水泵用于将所述水池中的水供应到所述冷却塔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当循环水通过第一换热器与热物料进行换热时循环水能够汽化,以此带走更多的热量,从而能够减少用于冷却的循环水的用量,降低第一水泵的能耗。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循环水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循环水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循环水回路 11 第一水泵12 第一换热器13 冷凝装置
131 第二换热器 132 水池 133 第二水泵 134 冷却塔
14 贮罐2 抽真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水泵11、第一换热器12和冷凝装置13,所述第一水泵11、所述第一换热器12和所述冷凝装置13相互连接以形成循环水回路1,其中,所述循环水回路1为密闭回路,并且所述循环水冷却系统还包括抽真空装置2,该抽真空装置2连接至所述循环水回路1以用于降低所述循环水回路1的气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56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