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打印机用处理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5219.8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5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21/18 | 分类号: | G03G21/18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吴志鸿;刘娟宜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打印机 用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激光打印机构成部件的处理盒。该处理盒包括用于盛装显影剂的碳粉仓和用于收储残余显影剂的废粉仓以及经激光照射后可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鼓。
背景技术
以处理盒100为基本构成核心的激光打印机的成像过程是,见图1,感光鼓101表面由充电辊102均匀地充电。激光扫描器103向感光鼓101的外圆柱面发射含有图像信息并且经过调制的激光束104,经激光束104照射后在感光鼓101的圆柱形表面形成其分布存有差异的静电荷分布图,亦即与待复制的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之后,自显影辊105传来的碳粉106之类的显影剂在经过出粉刀113调节层厚的状态下转而吸附在感光鼓101的圆柱形表面上,将前述静电潜像覆盖后,把其转换成可以肉眼观察的可视图像。随着感光鼓101依照图1中箭头x所示方向的旋转,由碳粉106在感光鼓101表面形成的可视图像换位至转印辊107所在的位置。经转印辊107所携带的转印电压的作用,将可视图像形式的碳粉转印至其位置介于感光鼓101和转印辊107之间的纸张等记录介质108的表面上。随后记录介质108依照图1中箭头y所示方向前行,到达加热辊111和加压辊112之间后,由加热辊111和加压辊112对记录介质108上的可视图像形式的碳粉进行加热加压后,使碳粉渗入到记录介质108的纤维层中,将碳粉形成的可视图像永久地固化于记录介质108上。前述感光鼓101上的可视图像在被转印辊107转印之后,附着于其上的残留碳粉109由废粉刮片110刮除至废粉收集仓中,感光鼓101表面经相应消电设备消除静电后恢复至无电无尘的备用状态。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基本的成像工作流程。该流程反复循环运转的结果,就可以得到打印者所需要的图像。
对于上述处理盒100,不同的生产商会根据处理盒100各个构成部件的功能、使用寿命和构造特点等,结合自己的研发模式和路线制作出集成度不同的产品。例如,把承担显影功能的显影辊105、承担调节碳粉层厚功能的出粉刀113和承担显影剂储藏和供应功能的碳粉仓、承担光电成像功能的感光鼓101、承担充电功能的充电辊102、承担废粉收集功能的废粉仓等部件集成为独立的处理单元,即处理盒100。这种类型的处理盒100具有一次完成光电照相进而形成静电潜像,并把显影剂输运到感光鼓101表面,使静电潜像得以显影的功效,可以称其为一体式处理盒。
目前,在市场供应的处理盒中,有一款其感光鼓101用于接受激光打印机所生旋转驱动力并向下游机构传递扭矩的扭力传动部件被嵌置在废粉仓于传动部件所在部位伸出的定位壁上,感光鼓101轴向一端通过传动部件被可转动地支承于端盖上,感光鼓101沿自身轴向与传动部件相对的一端则可转动地被支承于另一端盖上。在感光鼓101径向上,传动部件被定位壁限定于由定位壁围成的定位腔内。对于这种构造方式,由于处理盒100在完成装配后,其感光鼓101轴向的两端分别被可转动地支承于两个端盖上。因此在更换感光鼓101时,需要卸除两个端盖,分开碳粉仓和废粉仓,才能将感光鼓101的扭力传动部件从定位壁中退出,进而将感光鼓101从一体式处理盒100中卸除。在卸除端盖以及分开碳粉仓和废粉仓的过程中,会导致处理盒100的其它构件相互间发生结构变动,影响再次装配后的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同时将感光鼓101与端盖重新装配时需要使用专用的工装才能实现,导致处理盒100的拆卸和装配过程复杂化,所使用的生产设备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因处理盒结构不合理导致其感光鼓的拆卸和装配过程复杂化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打印机用处理盒。该处理盒结构合理、灵便,有助于其感光鼓拆卸和装配过程的简单化,并且无需使用专用的感光鼓组装设备,便于降低成本。
为达至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开发了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激光打印机用处理盒。它包括碳粉仓和废粉仓。感光鼓轴向的一端经由传动部件被可转动地支承于第一端盖上。传动部件包括用于同激光打印机对接的扭力接受头和用于向显影辊输出扭力的输出齿轮。扭力接受头可转动地支承于第一端盖上。在感光鼓轴向上,碳粉仓和废粉仓被固定地夹持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之间。废粉仓对应于输出齿轮的部位设置有定位壁。输出齿轮位于由定位壁围成的定位腔内。扭力接受头和输出齿轮之间通过榫槽保持活动连接。第二端盖在同感光鼓背对传动部件的一端对应的部位设置有过渡槽。过渡槽的宽度大于感光鼓的直径。过渡槽沿感光鼓轴向背对传动部件的一侧由附加端盖可活动地封盖。感光鼓背对传动部件的一端经由端轴被可转动地支承于附加端盖上。端轴同感光鼓之间保持活动装配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52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净洗剂
- 下一篇:一种星敏安装极性的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