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补偿显示器背光源的方法及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5042.1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5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戚炎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补偿 显示器 背光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补偿显示器背光源的方法及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目前液晶显示器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器,背光型液晶显示器由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块组成。其中,背光模块的光源主要是冷阴极荧光灯管或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冷阴极荧光灯管通过荧光粉的混光来发出白光,但是荧光灯管的功耗及体积都比较大,目前已经基本被淘汰,而LED发光二极管成为主流。
如图1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背光模组包括发光晶体管203、背光驱动模块205、导光板206及液晶面板207。由图1中可见,背光模组的背光源为发光晶体管203,其背光源比较单一,可知其功耗并不会小,不利于延长发光晶体管203的寿命。虽然现有技术中有利用外界光作为背光源的方法,但是只是单独将外界光作为背光源,例如利用激光单独将外界光作为背光源。
现有技术中LED发光二极管的功耗相对荧光灯管较低,但因为没有其他光源的补充,对于大尺寸的显示器而言,其背光模块消耗的功率仍然很大,又由于LED发光二极管发光亮度较高,不利于延长LED发光二极管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补偿显示器背光源的方法及显示器,旨在利用外界光线补偿背光模组的背光源以降低其功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光驱动模块及多个发光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光发射器及多个第一感应器;
所述多个光发射器均匀设置于所述多个发光晶体管之间,所述光发射器包括第二感应器及液晶薄膜开关,所述第二感应器用于感应向所述光发射器输入的外界光线的发光强度,所述液晶薄膜开关用于控制外界光线向所述背光模组的显示区域照射的透光率;
所述多个第一感应器均匀设置于所述多个发光晶体管之间,用于根据所述透光率感应显示区域的发光强度;
所述背光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光发射器、所述第一感应器及所述发光晶体管连接,用于判断背光模组当前工作的画面模式,并根据所述画面模式、第一感应器感应的发光强度及第二感应器感应的发光强度调整所述发光晶体管的电流。
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器具体用于当液晶薄膜开关控制的透光率不为0时,感应显示区域的显示发光强度;
第一感应器还用于当背光驱动模块判断为2D模式且当液晶薄膜开关控制的透光率为0时,感应发光晶体管当前的电流占空比下的第一曲线发光强度;
第一感应器还用于当背光驱动模块判断为3D模式且当液晶薄膜开关控制的透光率为0时,感应发光晶体管恒定电流占空比下的第二曲线发光强度。
优选地,所述背光驱动模块具体用于当判断为2D模式后,根据显示发光强度、第一曲线发光强度及外界光线的发光强度调整显示器的发光电流;
当判断为3D模式后,根据显示发光强度、第二曲线发光强度及外界光线的发光强度调整显示器的发光电流。
优选地,背光驱动模块还进一步用于当判断为2D模式后,判断第二感应器感应的发光强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曲线发光强度;
当第二感应器感应的发光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曲线发光强度时,将发光晶体管关闭,并根据发光晶体管呈关闭状态时第一感应器感应的显示发光强度及第一曲线发光强度控制液晶薄膜开关的透光率;
当第二感应器感应的发光强度小于第一曲线发光强度时,控制液晶薄膜开关的透光率为最大,并根据液晶薄膜开关的透光率为最大时第一感应器感应的显示发光强度及第一曲线发光强度调整发光晶体管的电流;
背光驱动模块还进一步用于当判断为3D模式后,判断第二感应器感应的发光强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曲线发光强度;
当第二感应器感应的发光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曲线发光强度时,将发光晶体管关闭,并根据发光晶体管呈关闭状态时第一感应器感应的显示发光强度及第二曲线发光强度控制液晶薄膜开关的透光率;
当第二感应器感应的发光强度小于第二曲线发光强度时,控制液晶薄膜开关的透光率为最大,并根据液晶薄膜开关的透光率为最大时第一感应器感应的显示发光强度及第二曲线发光强度调整发光晶体管的电流。
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光纤及集光器,所述导光光纤一端与所述光发射器连接,用于将外界光线输入至所述光发射器;所述集光器与所述导光光纤另一端连接,用于采集外界光线。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补偿显示器背光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5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灭鼠剂
- 下一篇:3D眼镜、3D电视及其图像景深控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