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塞冷却喷钩流量测试方法及其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4285.3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8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陆景东;苏异新;钟洪文;徐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冷却 流量 测试 方法 及其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塞冷却喷钩流量测试方法及其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活塞冷却喷钩均只有厂家所提供的零部件性能参数报告,或者单一的零部件报告,而缺少与发动机整机结合条件下的可参考对比的实际冷却喷钩流量测试得到的活塞冷却喷钩性能参数,即在不破坏发动机本体的条件下,不能精确地测试出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实时活塞冷却喷钩喷射流量。
这对于整机冷却喷钩流量实际值掌控不利,不利于活塞、缸套、活塞环等零部件方面的故障分析,不利于机油温度方面控制从而进一步影响机油消耗量,进而影响发动机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合理,能够在不破坏发动机本体的条件下,精确地测试出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实时活塞冷却喷钩喷射流量,检测效率和精度均高,且减少试验成本的活塞冷却喷钩流量测试方法及其引流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活塞冷却喷钩流量测试方法,包括:
密封待测试活塞冷却喷钩所在气缸对应的连杆轴瓦进油孔的步骤;
将待测试活塞冷却喷钩的供油通过引流装置和引流软管引出机体的步骤;
将引流软管引出机体的活塞冷却喷钩机油通过机油流量计后,再通过加机油口返回油底壳的步骤;
将发动机与电力测功机相连接,运行发动机,根据机油流量计记录实时流量数据的步骤。
上述技术方案中,密封连杆轴瓦进油孔使用原发动机本体所配套的连杆轴瓦,连杆轴瓦使用卡箍裹紧。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待测试活塞冷却喷钩的供油通过引流装置和引流软管引出机体的操作前,需要拆除待测试活塞冷却喷钩所在气缸的活塞和连杆。
上述技术方案中,引流软管从喷油器安装孔引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活塞冷却喷钩内径<引流装置内径<引流软管内径,所述引流软管外径<喷油器安装孔内孔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引流装置,应用于上述活塞冷却喷钩流量测试方法,包括:冷却喷钩本体,以及固定所述冷却喷钩本体输入端的过油螺栓和与所述冷却喷钩本体输出端连接的延长管,所述过油螺栓将冷却喷钩本体的输入端固定在为待测试活塞冷却喷钩供油的曲轴箱的润滑油油道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延长管与冷却喷钩本体输出端轴线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延长管包括:直管段和位于所述直管段输出端的引流软管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活塞冷却喷钩流量测试方法操作简单合理,采用在不破坏发动机本体的条件下,通过用引流装置替代原机喷钩,密封曲轴上的连杆轴瓦出油孔,并通过喷油器安装孔透过缸盖引出引流连接软管,再和外围电力测功机、机油流量计等设备连接,精确地测试出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实时活塞冷却喷钩喷射流量,检测效率和精度均高,且减少了试验成本,有利于完善发动机相关性能参数,更有利于给工程人员对系统的匹配提供精确的参考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活塞冷却喷钩流量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活塞冷却喷钩流量测试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活塞冷却喷钩流量测试方法的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冷却喷钩本体,2-过油螺栓,3-延长管,41-阀,42-阀,43-阀,44-阀,5-机体,6-机油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右”、“正面”和“反面”均以各图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发明的活塞冷却喷钩流量测试方法操作简单合理,采用在不破坏发动机本体的条件下,通过用引流装置替代原机喷钩,密封曲轴上的连杆轴瓦出油孔,并通过喷油器安装孔透过缸盖引出引流连接软管,再和外围电力测功机、机油流量计等设备连接,精确地测试出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实时活塞冷却喷钩喷射流量,检测效率和精度均高,且减少了试验成本,有利于完善发动机相关性能参数,更有利于给工程人员对系统的匹配提供精确的参考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42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式变速驱动装置
- 下一篇:自行车的新型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