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共享数据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74086.2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6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唐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杨宏 |
地址: | 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共享 数据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共享和备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共享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各种运行在智能终端上的应用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种类上都是大幅增长。随着智能终端应用数量及种类的增长,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在同一个终端上,整合应用间的功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应用间的交互及数据共享需求也就越来越迫切。
虽然目前各个操作系统已经提供了多种应用间数据共享的方法,如Android系统就提供了sharePreference(一种存储基础类型的存储机制)、provider(Android支持多个应用间的共享数据)、文件等方法来实现应用间的数据共享。但是这些方法没有对数据获取和缓存进行管理,要么需要多次从服务器端获取数据,浪费资源;要么一个应用需要和多个应用打交道,增加了应用共享的复杂性,开发成本也相应增加,且容易出错。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共享数据的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共享数据方法调用复杂、开发成本高、出错概率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共享数据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A、第一应用向系统请求数据;
B、系统判断第一应用所请求的数据是第一应用内部的数据还是第二应用的数据,当所请求的数据是第一应用内部的数据时,获取第一应用的应用ID转入步骤C,否则查询第二应用的应用ID,转入步骤C;
C、根据相应的应用ID以及请求数据的方法名查询所请求的数据是否在缓存中,当是时直接从缓存中获取数据;当否时根据应用ID向服务器端请求数据,并从服务器端返回数据。
所述的应用共享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
D、当所请求的数据是从服务器端返回时,将请求的数据缓存,并建立应用ID、请求数据的方法名、数据的对应关系。
所述的应用共享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中,缓存数据的方式为根据数据类型采用数据库或文件的存储方式。
所述的应用共享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
第一应用向系统注册,使第一应用和系统服务器端交互连接,同时获取用于标识第一应用的应用ID。
所述的应用共享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向服务器端请求数据的过程具体包括:
C1、根据应用ID查询服务器端地址和协议;
C2、根据服务器端地址和协议,利用反射机制获取服务器端请求方法;
C3、利用所述服务器端请求方法向服务器端请求数据,并解析返回的数据。
一种应用共享数据的系统,其中,包括:
消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第一应用向系统发送的数据请求;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应用所请求的数据是第一应用内部的数据还是第二应用的数据;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相应的应用ID以及请求数据的方法名查询所请求的数据是否在缓存中;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直接从缓存中获取数据;
数据请求模块,用于根据应用ID向服务器端请求数据,并从服务器端返回数据。
所述的应用共享数据的系统,其中,还包括:
数据缓存模块,用于当所请求的数据是从服务器端返回时,将请求的数据缓存,并建立应用ID、请求数据的方法名、数据的对应关系。
所述的应用共享数据的系统,其中,还包括:
注册模块,用于向系统注册,使第一应用和系统服务器端交互连接,同时获取用于标识第一应用的应用ID。
所述的应用共享数据的系统,其中,所述数据请求模块具体包括:
查询单元,用于根据应用ID查询服务器端地址和协议;
反射单元,用于根据服务器端地址和协议,利用反射机制获取服务器端请求方法;
请求解析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服务器端请求方法向服务器端请求数据,并解析返回的数据。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应用共享的方法进行改进,使多个应用需要服务器端同一个数据时,只需一个应用一次请求,其他应用即可复用返回数据,节省了资源,提高了效率;同时,一个应用需要多个应用的共享数据时,不需要同多个应用进行交互,降低了应用间的耦合性,同时共享数据的获取方式一致,降低了复杂度及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应用共享数据的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图1所示方法中步骤S103的具体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4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