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锭纺纱机的钢领-钢丝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3529.6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6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勉;丸山直树;富永直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D01H7/60 | 分类号: | D01H7/6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陈国慧;杨楷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机 钢领 钢丝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锭纺纱机的钢领-钢丝圈系统,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没有液体润滑的环锭纺纱机的钢领-钢丝圈系统。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了各种技术用于环锭细纱机的钢领-钢丝圈系统,以减少影响钢领-钢丝圈系统的性能的摩擦磨损和粘附,同时提高速度并且延长系统的寿命。这样的技术包括材料改变、表面处理、形状改变以及使用液体润滑。特别是使用液体润滑是有效的并且相对廉价的。然而,穿过的纱线可能被润滑油污染,并且油的使用导致频繁的维护。因此,液体润滑仅使用于有限的应用,例如毛线的纺纱。
日本国家阶段特开专利公开文献No.2002-510755提出了对环锭细纱机或环锭捻线机的钢领应用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减少了摩擦并且通过镀覆硬铬来执行。该公开文献描述了硬铬镀层优选地具有1到60μm的厚度和0.3μm的最大粗糙度Ra。
国际公开文献No.WO2004/035255虽然没有直接涉及环锭纺纱机,但是描述了一种用于形成减少材料表面的摩擦阻力的微小周期结构的方法。具体而言,将飞秒脉冲激光束发射到材料表面上并且在材料表面上扫描以便于使被照射部分交叠。入射光和散射光之间的沿着材料表面延伸的干涉导致形成周期结构的烧蚀。周期结构具有亚微米的间隔和凹槽深度。
然而,在日本国家阶段特开专利公开文献No.2002-510755的结构中,摩擦的减少对于行进是不够的,并且磨损可能导致钢丝圈的分离。另外,在国际公开文献No.WO2004035255中描述的结构中,在滑动表面上形成有微小周期结构,设计用于在存在液体润滑的情况下滑动。因此,将该结构应用于不提供液体润滑的钢领-钢丝圈系统导致周期结构的早期磨损,这带来摩擦减小效果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锭纺纱机的钢领-钢丝圈系统,其无需使用液体润滑就获得了改进的长持续时间的摩擦减小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环锭纺纱机的钢领-钢丝圈系统。所述钢领-钢丝圈系统是非液体润滑类型的。所述钢领-钢丝圈系统包括钢领和沿着钢领行进的钢丝圈。在钢领和钢丝圈中的一个的表面部分上交替地设置有多个凹部和多个平坦脊部。钢领和钢丝圈中的另一个在钢丝圈行进时在所述表面部分上滑动。每个凹部具有0.1到20μm的深度。每个平坦脊部具有1到250μm的宽度。
所述环锭纺纱机包括穿过沿着钢领滑动的钢丝圈卷绕纱线的环锭细纱机和环锭捻线机,钢领由钢领板支承并且上升和下降。所述凹部包括凹槽和由平坦表面环绕的洼陷部。
附图说明
参考下面结合附图对当前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可以最佳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A为表示第一实施例的钢领的立体图;
图1B为图1A的钢领的局部放大图;
图1C为表示纺纱期间的钢领和钢丝圈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剖视图;
图2A-图2C为表示凹槽和平坦脊部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剖视图;
图3A-图3C为表示凹槽的方向的示意图;
图4A-图4C为表示对角地延伸的凹槽和平坦脊部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5为表示行进阻力和行进距离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6A为表示与第一实施例的钢领一起使用的钢丝圈的磨损的示意图;
图6B为表示与商品钢领一起使用的钢丝圈的磨损的示意图;
图7为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的凹部的示意图;
图8为表示行进阻力和行进距离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9A为表示与第二实施例的钢领一起使用的钢丝圈的磨损的示意图;
图9B为表示与商品钢领一起使用的钢丝圈的磨损的示意图;
图10为表示在凹部壁上包括固体润滑涂层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11A为表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凹槽的形状的示意剖视图;
图11B为表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凹槽的布局的示意图;
图11C为表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钢领和钢丝圈的形状的局部剖视图;以及
图12为表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凹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A至图6B,现在将描述环锭细纱机的钢领-钢丝圈系统的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A至图1C,钢领-钢丝圈系统包括钢领11和钢丝圈12。钢领11包括具有T形剖面的凸缘11a。钢丝圈12具有C形剖面。钢领11由轴承钢制成。如图1B和图1C所示,将镀覆层13应用到凸缘11a。镀覆层13是具有大约10至20μm厚度的铬镀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35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