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UV-P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3328.6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1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孙郁;张春涛;纪奉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长市天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9/18 | 分类号: | C07D24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39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唑类 紫外 吸收剂 uv 合成 方法 | ||
1.一种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UV-P)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偶氮中间体(Ⅱ)为原料,硫化钠为还原剂,在有机溶剂中进行还原反应,得到溶解有氮氧化物(Ⅲ)的有机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溶解有氮氧化物(Ⅲ)的有机溶液为原料,在还原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催化还原加氢反应,得到UV-P(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偶氮中间体(II)与硫化钠的反应摩尔比为1:1~1:4,优选1: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和/或1,2-二氯乙烷;
优选地,有机溶剂的用量为偶氮中间体(II)质量的5-10倍,优选8-10倍。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反应的温度为所述有机溶剂的沸点±5℃;
优选地,所述还原反应的时间为2-8小时,优选3-5小时。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还原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经水洗后,取有机层作为步骤(2)的原料。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还原催化剂为雷尼镍或钯碳,优选雷尼镍;
优选地,以偶氮中间体(II)的质量为100%计,步骤(2)所述还原催化剂的添加量为1~3%。
7.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催化还原加氢反应的温度为25~30℃,反应压力为常压。
8.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催化还原加氢反应过程中添加有碱溶液;所述碱溶液优选为氢氧化钠溶液;
优选地,所述碱溶液优选浓度为1.5~3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优选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优选地,步骤(2)所述催化还原加氢反应过程中添加的氢氧化钠与偶氮中间体(II)的摩尔比为1.5-3:1,优选2:1。
9.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反应釜中加入有机溶剂,加入1物质的量份的偶氮中间体(Ⅱ)和1~4物质的量份的硫化钠,搅拌下升温至有机溶剂的沸点±5℃,恒温回流2~8小时进行还原反应,将反应液水洗后,取有机层,干燥,得到溶解有氮氧化物(Ⅲ)的有机溶液,作为步骤(2)的原料;
其中,有机溶剂的添加量为偶氮中间体(Ⅱ)质量的5~10倍;
(2)向步骤(1)得到的溶解有氮氧化物(Ⅲ)的有机溶液中,加入1.5~3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保证反应液中含有1.5~3物质的量份的氢氧化钠,然后加入质量为偶氮中间体(II)质量的1~3wt%的还原催化剂,在25~30℃,常压下,进行催化还原加氢反应,得到UV-P(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天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长市天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33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酵乳杆菌LG1及其应用
- 下一篇:拉线护管开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