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束控制部件、发光装置、面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73314.4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7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康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5/04;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陈英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束 控制 部件 发光 装置 光源 以及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光度分布的光束控制部件。另外,本发明涉及具有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发光装置、具有所述发光装置的面光源装置、以及具有所述面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等透射型图像显示装置中,有时使用直下型的面光源装置作为背光源。近年来,逐渐使用具有多个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直下型面光源装置。
例如,直下型的面光源装置包括基板、多个发光元件、多个光束控制部件(透镜)以及光扩散部件。多个发光元件呈矩阵状配置在基板上。在各发光元件上配置有使从各发光元件射出的光沿基板的面方向扩散的光束控制部件。从各光束控制部件射出的光被光扩散部件扩散,呈面状照射被照射部件(例如液晶面板)。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控制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光度分布的光束控制部件,其能够在与发光元件的光轴正交、并且相互之间正交的2个方向上分别单独地控制光度分布。图1是表示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的具有发光元件20和光束控制部件(透镜)30的发光装置10的结构的图。图1A是发光装置10的俯视图,图1B是图1A所示的A-A线的剖面图,图1C是图1A所示的B-B线的剖面图。在这些图中,将发光元件的光轴CA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另外,将与z轴正交、并且相互之间正交的2个方向设为x轴方向和y轴方向。
如图1A所示,光束控制部件30包括2个凸曲面部32、配置在2个凸曲面部32之间的圆角部34。2个凸曲面部32和圆角部34为连续的曲面。如图1C所示,在光束控制部件30的与xz平面平行的剖面中,圆角部34为凹形形状。因此,光束控制部件30能够使从发光元件20射出的光沿x轴方向扩散。另一方面,如图1B所示,在光束控制部件30的与yz平面平行的剖面中,整体为凸形形状。因此,光束控制部件30使从发光元件20射出的光在光轴LA侧向y轴方向汇聚。这样,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的光束控制部件30能够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分别单独地控制光度分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403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的光束控制部件30使从发光元件20射出的光在x轴方向扩散,但在y轴方向汇聚。因此,将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的光束控制部件30适用于直下型的面光源装置时,出现了无法对光扩散部件均匀地照射光,容易产生亮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束控制部件,其控制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光度分布,能够在与发光元件的光轴正交、并且相互之间正交的2个方向上,分别单独地控制光度分布,并能够抑制亮度不均的产生。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该光束控制部件的发光装置、具有该发光装置的面光源装置、以及具有该面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束控制部件为控制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光度分布的光束控制部件,其包括:出射面,其包含形成为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相交的出射凹部;入射面,其构成形成在所述出射凹部的相反侧的入射凹部的内表面;以及背面,其从所述入射凹部的开口边缘部在与所述光轴正交的方向延伸,所述出射面和所述入射面的至少一方的与所述光轴正交的剖面为椭圆形状。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包括发光元件和本发明的光束控制部件。
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包括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和使从所述发光装置射出的光扩散并透射的光扩散部件。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和被照射从所述面光源装置射出的光的显示部件。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光束控制部件,能够在与发光元件的光轴正交、并且相互之间正交的2个方向上,分别单独地控制光度分布。具有本发明的光束控制部件的发光装置与以往的发光装置相比,能够使光均匀地照射。因此,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与以往的装置相比,亮度不均少。
附图说明
图1A~图1C是表示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的以往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A和图2B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面光源装置和发光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A~图3C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4A~图4C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光束控制部件的底面图。
图6A和图6B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光束控制部件的底面图。
图7A~图7C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8A和图8B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结构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33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