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涉水基础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1270.1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2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张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张雄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盈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5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涉水 基础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水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涉水基础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随着各大江、河水系梯级水电能源资源的开发,高峡出平湖,形成了许多优良的库湖区水体、水面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库湖区资源,符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特征的两型经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是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加沿岸居民收入的必然选择。库湖区水体、水面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涉及到水运交通、水产养殖、旅游等多种行业或领域。但无论发展上述何种行业或领域,建设涉水基础设施即临水、水上基础设施都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涉水基础设施工程的结构特殊、施工难度大、建设周期长,工程投资大、规模匹配难、经济性价比低是其共性;而库湖区水位变幅大、深层软基、水环境保护等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及相互影响是其特殊性。
因此,研发一种简单实用,节能环保,环境适应性强的涉水基础平台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涉水基础平台,该平台结构简单,能现场快速组装,节能环保。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涉水基础平台,其中:包括至少一个刚浮体框架结构,该刚浮体框架结构内设置有钢浮筒。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钢浮筒内密封设置有密度小于水的填充材料。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填充材料是具有蜂窝状闭合气泡结构的硬质氨酯泡沫塑料。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基础平台通过若干刚浮体框架结构相互连接并沿同水平面延伸,形成单层基础平台。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基础平台通过若干刚浮体框架结构相互连接并上、下层叠并沿水平面延伸,形成多层基础平台。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刚浮体框架结构是标准节、标准侧节、非标准节或/和标准端节。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标准节、标准侧节、非标准节或/和标准端节外轮廓是正六面体框架结构或长方体框架结构。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标准节其六个面均为连接面,其位于基础平台的中间;标准侧节有五个面为连接面,其位于基础平台的侧面;非标准节有四个面为连接面,位于基础平台的侧端部;所述的标准端节有三个连接面,其位于基础平台的端部。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基础平台由标准节、标准侧节、非标准节或/和标准端节通过螺接或铰接而形成。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刚浮体框架结构的侧面设置有加强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至少一个刚浮体框架结构,形成的基础平台进行支撑和固定单元,并在该刚浮体框架结构内设置钢浮筒,其提供持久或永久的浮力,使刚浮体浮于水面上,从而通过一个刚浮体制造成涉水基础平台,或通过多个刚浮体装配而成涉水基础平台,该平台可应用于临水或水上两类不同功能或用途的基础平台,其结构简单,易于装配,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础平如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刚浮体与钢浮筒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涉水基础平台可细分为临水基础平台和水上基础平台;临水基础平台应用于客货运码头、工作船码头、游艇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其主要功能是为船舶提供靠泊作业,进行旅客、货物的水~陆(船~岸)中转的设施;水上基础平台包括交通浮桥、养殖网箱、水上餐饮娱乐平台等基础平台,其主要功能是为上部建筑结构提供基础平台支持。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涉水基础平台,包括至少一个刚浮体框架结构1,该刚浮体框架结构1的侧面上设置有加强肋11,刚浮体1具有很好的强度和刚度,该刚浮体框架结构1内设置有钢浮筒2,该钢浮筒2的外形是圆柱体结构或与刚浮体框架结构1的内部空间相适应的结构;由于钢浮筒2以及其内填充密度小于水的填充材料提供浮力,可将刚浮体框架结构1浮于水面上,从而给予涉水基础平台提供浮力支持,实现该基础平台临水和涉水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张雄,未经刘张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12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模拟可视对讲系统的录制模块
- 下一篇: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射频预失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