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嫁接用切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1255.7 | 申请日: | 2013-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9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秀英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293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嫁接 切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尤其是一种植物嫁接用切口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植物枝、茎可嫁接的特性来改善植物品种,已广泛应用在农业或园艺生产中。目前的嫁接处理切断装置,通常是在植物的枝或茎上剪切形成一断面切口,虽然切口的操作较简单,但因为嫁接口面积小,并且两枝茎(母株和副株)的断口接合面不完全对合,及接合过程不稳定等问题,均可导致嫁接存活率降低。专利号为200820201010.1、名称为一种植物嫁接切口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有效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其剪切枝茎的断面不会产生毛糙,提高嫁接成功率,但其刀刃端面与砧板的位置固定,对于不同粗细口径的树枝在具体操作时不灵活,剪切角度和位置受到限制,影响其嫁接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物嫁接用切口装置,通过活动调节砧板与刀片的相对位置,使切割效果更理想,使用灵活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植物嫁接用切口装置,包括砧板、动力装置以及与动力装置连接的刀具组件,所述刀具组件上设置具有曲面刀刃结构的刀片,所述砧板置于与刀片相对应的位置上,所述砧板的面板倾斜设置且面板上设有凹槽,砧板底端设有转轴调节砧板沿刀片所在平面左右移动调节,使切割面具有一定的斜度,增加嫁接时的接触面积,同时水平调节砧板移动以改变切割的位置,适合不同种类植物的切口嫁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动力装置的实施例一,所述动力装置为气缸,通过驱动轴连接刀具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动力装置的实施例二,所述动力装置为剪刀式结构的手动驱动装置,砧板和刀具组件分别设在两个剪刀刀体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刀片的实施例一,所述刀片的曲面刀刃呈Ω形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刀片的实施例二,所述刀片的曲面刀刃呈楔形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刀片的实施例三,所述刀片的曲面刀刃呈V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嫁接切口装置通过活动连接砧板,砧板面板倾斜与刀片的工作端面成一夹角,在切割枝茎时,切入角度的改变使得刀刃对枝茎的压强增大,更容易切断枝茎,断面平滑不会产生毛糙,同时,通过移动砧板改变切割的位置,以适用于不同种类植物的嫁接,操作灵活方便,提高嫁接效率与嫁接后正常生长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动力装置为气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刀片的实施例一。
图4是本发明中刀片的实施例二。
图5是本发明中刀片的实施例三。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一种植物嫁接用切口装置,包括砧板1、动力装置以及与动力装置连接的刀具组件2,所述刀具组件2上设置具有曲面刀刃结构的刀片21,为了避免刀片21在切断枝茎时因碰撞接触金属而损坏刀刃,砧板1置于与刀片21相对应的位置上,所述砧板1的面板倾斜设置且面板上设有凹槽11,面板的倾斜角度为30度左右,方便稳定枝茎,不会容易发生偏移。砧板1底端设有转轴调节砧板1沿刀片21所在平面左右移动。采用具有斜面和水平活动可调的砧板1结构,使切割面具有一定的斜度且切割面积更大,增加嫁接时的接触面积,同时水平调节砧板1移动以改变切割的位置,适合不同种类植物的切口嫁接。
本发明中上述的砧板1结构,可以应用于气动嫁接机和手动嫁接机。该结构的一种实施例为,所述动力装置为气缸3,通过驱动轴连接刀具组件2,利用气压驱动刀具组件2沿轴向快速运动进行切割,为了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与气缸3连接的机座上设有手柄4,在切割时,由于刀片21的切割角度因砧板1调节方位的不同而改变,其施力重心也随之改变,为了操作方便,所述手柄4与机座活动连接,手柄4的角度可调,方便握持进行切割操作。
上述结构中动力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为,所述动力装置为剪刀式结构的手动驱动装置,砧板1和刀具组件2分别设在两个剪刀刀体上,利用剪刀原理通过手动按压两刀体把柄对刀具组件2施加压力进行切割,结构简单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秀英,未经张秀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12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