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两亲性多糖-叶酸偶联物为载体的纳米光敏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70873.X | 申请日: | 2013-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9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 发明(设计)人: | 蔡林涛;岳彩霞;刘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K47/36 | 分类号: | A61K47/36;A61K41/00;A61K9/14;A61K9/107;A61P35/00;C08B37/10;C08B37/04;C08B37/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亲性 多糖 叶酸 偶联物 载体 纳米 光敏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以两亲性多糖-叶酸偶联物为载体的纳米光敏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成分颗粒和溶剂,所述活性成分颗粒为核壳结构,所述内核为光敏药物,所述外壳为两亲性多糖-叶酸偶联物,所述两亲性多糖-叶酸偶联物为多糖的羧基或多糖经衍生化形成的羧基和叶酸经衍生化形成的氨基连接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光敏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药物为吲哚青绿染料或IR-780碘化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光敏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为肝素钠、葡聚糖、海藻酸钠或透明质酸,所述多糖经衍生化为所述多糖结构中至少有一个羟基和丁二酸酐反应形成-OCOC2H4COOH基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光敏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酸经衍生化为所述叶酸结构中γ位羧基和乙二胺反应形成-CONHC2H4NH2基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光敏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颗粒外壳表面暴露有叶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光敏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颗粒的粒径为90nm~120nm。
7.一种以两亲性多糖-叶酸偶联物为载体的纳米光敏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所述多糖或经衍生化的多糖、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溶于无水二甲基亚砜中活化,加入所述经衍生化的叶酸,在避光条件下,室温反应过夜,反应结束后,多糖的羧基或多糖经衍生化形成的羧基和叶酸经衍生化形成的氨基连接,得到所述多糖-叶酸偶联物溶液,分离纯化后,将所述多糖-叶酸偶联物溶液冷冻干燥,得到多糖-叶酸偶联物;所述多糖或经衍生化的多糖和所述经衍生化的叶酸的质量比为1:0.1~1:0.8,所述多糖或经衍生化的多糖和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以及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质量比为1:0.05:0.01~1:0.5:0.2;
取所述多糖-叶酸偶联物加入所述溶剂中,得到浓度为2mg/mL~6mg/mL的多糖-叶酸偶联物溶液;
S2、将所述光敏药物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得到浓度为0.5mg/mL~10mg/mL的光敏药物溶液;
S3、将所述光敏药物溶液缓慢加入所述多糖-叶酸偶联物溶液中,75W~100W超声20min~30min,分离纯化后得到所述以两亲性多糖-叶酸偶联物为载体的纳米光敏药物;所述多糖-叶酸偶联物和所述光敏药物的质量比为1:0.01~1:0.2,所述以两亲性多糖-叶酸偶联物为载体的纳米光敏药物包括活性成分颗粒和溶剂,所述活性成分颗粒为核壳结构,所述内核为光敏药物,所述外壳为两亲性多糖-叶酸偶联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光敏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为肝素钠、海藻酸钠或透明质酸时,所述多糖的衍生化方法为:
a、将所述多糖溶于超纯水中形成浓度为0.05g/mL~10g/mL的多糖溶液,然后过阳离子交换柱,收集过柱后的多糖溶液,加入三正丁胺,调所述过柱后的多糖溶液pH为中性,冷冻干燥,得到多糖-三正丁胺配合物;
b、将所述多糖-三正丁胺配合物、丁二酸酐和4-二甲氨基吡啶溶于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中形成混合溶液,室温反应12h~48h,将所述混合溶液透析3天,然后过阳离子交换柱,收集过柱后的混合溶液,加入四丁基氢氧化胺调混合溶液pH为中性,冷冻干燥,所述多糖结构中至少有一个羟基和丁二酸酐反应形成-OCOC2H4COOH基团;得到所述经衍生化的多糖;所述多糖-三正丁胺配合物和丁二酸酐的质量比为1:0.1~1:10,所述4-二甲氨基吡啶和多糖-三正丁胺配合物的质量比为0.1:1~0.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087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胶纤维生产中电渗析碱回收的预处理工艺
- 下一篇:锁模力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