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中心动环协作监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0251.7 | 申请日: | 2013-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3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魏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勤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中心 协作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数据中心动环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信息系统日益成为核心业务处理的关键基础设施,随着信息系统的运用领域愈发广泛、数量日益增多、复杂度、专业度不断提高,加之云计算、物联网等趋势的逐步落地,运维服务商的服务售卖,对服务系统的依赖度愈发提高,数据中心的动力环境监控在运维实务中具有较大比重,一方面,动力环境对与保证业务设备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在IDC运营中受到与业务设备相当程度的重视,另一方面,数据中心中日益庞杂的来自不同厂家的各色动环单品设备,稳定性参差不齐、普遍缺乏自动监控和信息剖露能力,增加了运维服务的负担,迫切需要运维服务系统的辅助支持;而且,在现代运维管理中,利用可视化技术建立与实际机房完全一致的三维虚拟环境已经是服务系统统一展示和管理平台的惯常选择,将多种管理系统的复杂信息融汇在虚拟仿真环境之中以符合人类直觉的方式自然呈现,可显著提升运维效能,将动环监控纳入其中,是IDC三维虚拟环境搭建的必然趋势;如何从品种多样、普遍缺乏信息剖露功能的动环单品设备中抽取出满足IDC运行保障、运维管理需要的足够数据,是运维服务工具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动环协作监控系统,对动环单品具有多种信息探测集合能力,作业设备采用与后台服务器之间具有较强的数据联系的结构,可接收后台服务器提供的多种数据信息,以支持现场的监控作业,具有采集对象广泛、部署简单、作业灵活、成本低廉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数据中心动环协作监控系统,包含有数据中心动环设施监采表达系统和动环监控执行系统;数据中心动环设施监采表达系统由若干监采模块构成,监采模块包含有特征量探测端、特征量变换单元、短程数据收发单元、单品属性存储单元,特征量探测端经特征量变换单元连接后与短程数据收发单元连接,单品属性存储单元与短程数据收发单元连接;动环监控执行系统包含有动环设备监控终端和IDC动环监控服务器,动环设备监控终端包含有控制单元与数据无线传输单元,以及短程无线链路单元、空间位置信息单元、监控数据整合单元,短程无线链路单元、空间位置信息单元连接到监控数据整合单元,短程无线链路单元、空间位置信息单元、数据无线传输单元、监控数据整合单元均连接到控制单元。
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监采模块的特征量变换单元还包含有数据整合模块,可对多路特征量探测端进行信号整合,特征量变换单元还包含有定制信号模块,定制信号模块内存放有特征量处理规则,同时所述动环设备监控终端还包含有监控信号规则定制数据库单元,与监控数据整合单元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监采模块还包含有监采控制单元,特征量变换单元、短程数据收发单元、单品属性存储单元连接到监采控制单元。
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特征量探测端、特征量变换单元、单品属性存储单元通过标准接口与监采控制单元总线连接,单品属性存储单元通过数据总线与短程数据收发单元、各路特征量变换单元连通。采用这种结构的监采模块具有更好的结构灵活性,方便使用,且单品属性存储单元可用于特征量变换的控制。
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动环设备监控终端还包含有监控策略直联单元,与数据无线传输单元连接,用与监控后台中心进行数据交换,并与控制单元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监控策略直联单元为可擦写存储器件,以存储来自IDC动环监控服务器上的数据。该监控策略直联单元内存储有监控策略数据,可在后台服务器的控制下进行实时的数据改写,进而支持监控要求、策略等数据的更新。
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空间位置信息单元为射频标签,包含有天线部分、存储部分。
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数据无线传输单元至少支持td-scdma、CDMA2000 或WCDMA三种制式中的一种。该终端需要无线数据传输单元,其监控作业依赖后台的指挥控制,甚至可以作为后台服务器对现场监采模块的数据通路。
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短程无线链路单元支持蓝牙传送协议。
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特征量探测端采用传感器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勤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勤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0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