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由流电泳分离腔排气装置及其实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0077.6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1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曹成喜;颜健;孔凡志;杨成章;樊柳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7/02 | 分类号: | B01D5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由 流电 分离 排气装置 及其 实施 方法 | ||
1.一种自由流电泳分离腔排气装置,包括缓冲液储液瓶(3)和缓冲液泵(2),缓冲液泵(2)的入口通过连接管与缓冲液储液瓶(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动充气筒(1)、软管夹(11)、橡皮软管(12)、气液缓冲分离装置(4)、自平衡回收装置(7)、分离腔外壳(8)和分离腔(16),气液缓冲分离装置(4)的上端面带有气液缓冲分离装置空气入口(17)和气液缓冲分离装置液体入口(18),气液缓冲分离装置(4)的下端面带有多个气液缓冲分离装置液体出口(19);分离腔外壳(8)由分离腔上盖板(13)、离子膜(14)和分离腔下盖板(13)的外壁面构成,分离腔(16)由分离腔上盖板(13)、离子膜(14)和分离腔下盖板(13)的内壁面构成,在分离腔(16)的两端分别有缓冲液入口(9)和缓冲液出口(10);缓冲液泵(2)的出口通过连接管与气液缓冲分离装置液体入口(18)相连接,手动充气筒(1)的出口通过橡皮软管(12)与气液缓冲分离装置空气入口(17)相连接,软管夹(11)夹在橡皮软管(12)上;气液缓冲分离装置液体出口(19)通过连接管与缓冲液入口(9)相连接,缓冲液出口(10)通过连接管与自平衡回收装置(7)的入口相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流电泳分离腔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液回收瓶(5)和回收三通阀(6),在缓冲液出口(10)与自平衡回收装置(7)之间的每个连接管上均安装一个回收三通阀(6),回收三通阀(6)的三个端口通过连接管分别与缓冲液出口(10)、自平衡回收装置(7)、废液回收瓶(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流电泳分离腔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蠕动泵(20)和排气三通阀(21),在气液缓冲分离装置液体出口(19)与缓冲液入口(9)之间的每个连接管上均安装一个排气三通阀(21),排气三通阀(21)三个端口通过连接管分别与气液缓冲分离装置液体出口(19)、缓冲液入口(9)、蠕动泵(20)的一端相连接,蠕动泵(2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缓冲液储液瓶(3)相连接。
4.一种实施权利要求2所述自由流电泳分离腔排气装置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进行排气之前,使软管夹(11)处于打开状态,让气液缓冲分离装置(4)与大气连通,开启缓冲液泵(2)将缓冲液储液瓶(3)中的缓冲液泵入气液缓冲分离装置(4)中;步骤二,当气液缓冲分离装置(4)中的缓冲液体积为分离腔(16)体积的十倍以上时,关闭缓冲液水泵(2),利用软管夹(11)将橡皮软管(12)夹紧,旋转回收三通阀(6)将分离腔(16)与废液回收瓶(5)连通;步骤三,迅速挤压手动充气筒(1),让空气快速进入气液缓冲分离装置(4)的非液体部分,在压力的作用下,缓冲液快速进入分离腔(16),将分离腔(16)内的空气从缓冲液出口(10)排除,并使多余的缓冲液流入废液回收瓶(5)中;步骤四,排气完成后,利用软管夹(11)将橡皮软管(12)夹紧,使气液缓冲分离装置(4)与大气隔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00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枣气泡酒的酿造工艺
- 下一篇:磺化笼型介孔碳催化的1,1-二乙酸酯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