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滤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0028.2 | 申请日: | 2013-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6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高麟;汪涛;张祥剑;吴海涛;徐君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7/00 | 分类号: | B01D37/00;B01D29/35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104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方法 系统 | ||
1.过滤方法,其步骤包括:向过滤组件中注入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将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混合使第二介质受到第一介质的稀释;使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的混合物接受过滤材料的过滤;其中,所述第一介质的流动性高于第二介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的混合基本上发生在过滤过程中,从而使第一介质稀释对象为第二介质过滤时形成的浓缩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中具有用于接收并传送第一介质的第一层通道(T1)、用于接收并传送第二介质的第二层通道(T2)以及用于接收并传送过滤材料透过物的第三层通道(T3),所述第一层通道(T1)与第二层通道(T2)之间经由具有通过性的第一分隔壁(1)所分隔,第二层通道(T2)与第三层通道(T3)之间经由兼作过滤材料的第二分隔壁(2)所分隔;控制第一层通道(T1)内的流体压力>第二层通道(T2)内的流体压力>第三层通道(T3)内的流体压力,从而使第一介质穿过第一分隔壁(1)进入第二层通道(T2),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的混合物滤过第二分隔壁(2)进入第三层通道(T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壁(1)由渗透性材料制作或/和第一分隔壁(1)上间隔加工有溢流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经第一分隔壁(1)进入第二层通道(T2)中各处的量具有沿第二层通道(T2)内的流体方向逐渐增加的变化梯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层通道(T1)内的流体方向与第二层通道(T2)内的流体方向相反。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采用与过滤材料透过物相同或与过滤材料透过物中的溶剂相同的物质。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第一介质进行加热以使过滤在第一介质的保温下进行。
9.过滤系统,包括过滤组件和与该过滤组件连接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中具有用于接收并传送第一介质的第一层通道(T1)、用于接收并传送第二介质的第二层通道(T2)以及用于接收并传送过滤材料透过物的第三层通道(T3),所述第一层通道(T1)与第二层通道(T2)之间经由具有通过性的第一分隔壁(1)所分隔,第二层通道(T2)与第三层通道(T3)之间经由兼作过滤材料的第二分隔壁(2)所分隔;过滤时第一层通道(T1)内的流体压力>第二层通道(T2)内的流体压力>第三层通道(T3)内的流体压力,从而使第一介质穿过第一分隔壁(1)进入第二层通道(T2),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的混合物滤过第二分隔壁(2)进入第三层通道(T3),其中所述第一介质的流动性高于第二介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通过第一分隔壁(1)进入第二层通道(T2)中各处的量沿第二层通道(T2)内的流体方向逐渐的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00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