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防伪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9992.3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9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凯;李成垚;王晓利;朱军;曲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D25/29 | 分类号: | B42D25/29;B42D25/30;G02B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潇潇;肖冰滨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防伪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防伪元件。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利用扫描和复印等手段产生的伪造,钞票、证卡和产品包装等各类高安全或高附加值印刷品中广泛采用了衍射光变图像(例如全息图、动态衍射图等)光学防伪元件,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例如,大面额欧元纸币采用了衍射光变图像烫印标识,小面额采用了衍射光变图像烫印宽条,中国人民币除了一元面额外都采用了衍射光变图像开窗安全线。Visa、MasterCard和中国的银联信用卡采用了衍射光变图像烫印标识,中国的身份证、驾驶证、护照等重要证件也都采用了衍射光变图像防伪技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的大多数钞票、信用卡、护照等安全证卡采用了衍射光变图像防伪技术。
用于防伪的衍射光变图像是一种浮雕结构的光栅,当照明光(例如自然光)照射到其表面时,发生衍射作用,利用其1级(或-1级)衍射光形成再现图像,通过对不同区域光栅的周期和方向的设计,实现醒目的动感、立体、颜色变化等大众防伪特征。但是,衍射光变图像的零级光(反射光和透射光)方向上只有淡淡微弱的印记,没有明显的特征。
随着衍射光变图像技术的日益普及,该技术在一般商品及包装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烟、酒、药品等的包装,甚至纺织品、玩具的标签都采用了该技术。这种防伪技术越来越易于实现,使得该技术的防伪性能大打折扣。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更可靠的防伪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可靠的光学防伪元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学防伪元件,该元件包括:基层;以及位于所述基层上至少部分区域的光学组件,该光学组件具有至少一个方向上周期分布的衍射微结构,周期的范围为0.3μm-6μm,该衍射微结构被定义成当光束以一入射角照射所述微结构时,该光束中一波长或波长范围的光在透射光方向或反射光方向上干涉相长。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学防伪元件,该元件包括:基层;位于所述基层至少部分区域上的光学组件,该光学组件具有至少一个方向上周期分布的的衍射微结构,周期的范围为0.3μm-6μm;以及位于所述基层与所述微结构之间的反射层,该微结构被定义成当光束以一入射角照射所述微结构时,该光束中一波长或波长范围的光在反射光方向上呈现第一颜色。
本发明的还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学防伪元件,该元件包括:基层;位于所述基层至少部分区域上至少一个方向上周期分布的的衍射微浮雕结构,周期的范围为0.3μm-6μm;以及沿着所述衍射微浮雕结构表面轮廓覆盖的反射层,该微结构的深度满足以下条件:当光束以一入射角照射所述反射层时,该光束中一波长或波长范围的光在反射光方向上干涉相长,由此所述光学防伪元件在反射光方向上呈现第一颜色。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在所述防伪元件的反射光或透射光方向上再现彩色图像,在衍射光方向上再现动感、立体、颜色变化等普通衍射光变图像的效果。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a-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射式光学防伪元件;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射式光学防伪元件;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替换实施方式的透射式光学防伪元件;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替换实施方式的透射式光学防伪元件;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替换实施方式的透射式光学防伪元件;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反射式光学防伪元件;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反射式光学防伪元件;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替换实施方式的反射式光学防伪元件;以及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替换实施方式的反射式光学防伪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未经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9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