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破冰增氧船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9963.7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3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勇 |
主分类号: | B63B35/12 | 分类号: | B63B3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破冰增氧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尤其涉及一种小型破冰增氧船,属于渔业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鱼池、江河、湖泊以及沿海等养殖水域在冬季会结冰封冻,水面结冰后鱼类等养殖生物很容易出现缺氧的问题,而且水面结冰封冻后也不利于捕捞作业。以往渔民往往采用人工锤击破冰的方式进行破冰,也有采用小型破冰船进行作业,但是现有破冰船大多结构复杂,破冰效果不佳,对较厚的冰层破冰效率太低,单次破冰面积较小,破冰后会产生较大面积和体积的浮冰,而且小型破冰船在破冰过程中船头往往会出现大量的碎冰块漂浮堆积,影响破冰船的破冰作业,严重时会导致破冰船倾覆。现有小型破冰船不具有增氧功能,破冰后还需要另外用设备进行增氧,操作繁琐,效率不高。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837822A,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潜水式破冰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及与其相连的潜水泵,还由喷射管、连接水管、固定装置、浮力装置、连接索组成,喷射管通过连接索分别与浮力装置及固定装置相连,喷射管上部开有喷射孔,潜水泵通过连接索与固定装置或浮力装置相连,并通过连接水管与喷射管连接,使用潜水泵将冰层下温度较高的水经连接水管泵入喷射管向上喷出,水流冲击冰层底部,使冰层自下向上融化。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通过喷水的方式只能破厚度较小的冰层,无法破较厚的冰层,破冰效果不佳,而且单次破冰面积较小,破冰后会产生较大面积和体积的浮冰,会严重影响破冰船的后续破冰作业,大规模的使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小型破冰装置结构复杂,破冰效果不佳,单次破冰面积较小,破冰厚度不够,而且不能同时增氧的缺陷和不足,现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单次破冰面积大,破冰厚度较大,破冰效率高,破冰后不会产生较大面积和体积的浮冰,而且还能同时增氧的一种小型破冰增氧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小型破冰增氧船,包括左船体和右船体,左船体和右船体相对的两船舷之间通过船甲板相连接,船甲板的后端底部安装有螺旋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甲板的前端垂直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上端通过转轴与大臂的中段相铰接,大臂的前端安装有滚筒,滚筒由驱动装置同步带动,滚筒的外圆周上均匀设置有破冰齿,大臂的末端通过大臂连接轴与活动杆的一端相连接,活动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连接杆的一端相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架连接轴安装在支撑架的顶端,支撑架垂直固定在船甲板上且位于大臂的一侧,铰接轴上还与连杆的一端相铰接,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偏心轮的外边缘相连接,偏心轮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相固定,大臂的前端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喷气孔,喷气孔通过管道与增氧机相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为防水的液压马达或电机,液压马达或电机安装在大臂的前端,液压马达或电机的输出轴两端分别安装有滚筒。
所述滚筒为合金滚筒,滚筒的外圆周上均匀焊接或锚固有破冰齿,滚筒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左船体和右船体之间的槽宽。
所述大臂前端安装有浮力开关,浮力开关与喷气孔的连接管道相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和增氧机分别与控制面板相连接。
所述破冰齿为三棱锥形状,并采用硬质合金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大臂带动滚筒及其滚筒外圆周上设置的破冰齿冲击冰面,从水下向水面撞击冰面,破冰效果好,破冰齿能快速击破并粉碎水面的浮冰,同时将碎冰块甩向船甲板的底部,避免碎冰块在船头的水面上下堆积,提高了后续破冰效率。
2.本发明采用活动杆、连接杆和连杆形成了一个连杆增力机构,活动杆的底端能够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并传递到大臂,进一步增大了破冰冲击力,达到了较好的破冰效果。
3.本发明结构紧凑,操作方便,造价低廉,单次破冰面积和破冰厚度大,破冰后不会产生较大面积和体积的浮冰,能够实现快速高效的破冰作业,同时还能进行增氧,广泛适用于鱼池、江河、湖泊以及沿海等养殖水域,运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大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滚筒内部的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左船体1,右船体2,船甲板3,发动机4,偏心轮5,连杆6,大臂7,转轴8,安装座9,支撑架10,滚筒11,驱动装置12,破冰齿13,螺旋桨推动机构14,大臂连接轴15,铰接轴16,活动杆17,连接轴18,支撑架连接轴19,连接杆20,浮力开关21,控制面板22,增氧机23,喷气孔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勇,未经何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99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