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位置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269151.2 | 申请日: | 2008-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5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 发明(设计)人: | 町田直之;北口明弘;涉江重教;浅村吉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G06F3/0354;H04N9/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位置 检测 装置 | ||
本申请是原案申请号为No.200810092174.X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日:2008年04月10日,发明名称:位置检测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位用户可同时使用的位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安装在显示台上的光学式位置检测装置中,显示画面的表面部安装有透明的输入面板,输入面板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光传感器单元。光传感器单元分别设置于画面显示装置上方的两端,在距输入面板预定距离的平行平面内投射扫描光或对扫描光进行感光。并且,输入面板的周围设置有递归反射(再帰反射)部件,该递归反射部件对从光传感器单元投射的光线进行递归反射。而且,通过用手指或专用笔指示显示画面上的一点来指示坐标位置,利用光传感器单元所感光的递归反射光,通过图像处理单元进行分析,从而能够计算出所指示的坐标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5171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位置检测装置中,可以进行单个用户的识别,但存在如下问题:当多位用户进行利用时,不能对多位用户进行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位置检测装置,该位置检测装置通过识别多个指示体的位置信息,将用户和指示体对应起来,从而能够使多位用户同时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位置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具备:背投(Rear Projector),其用于投影影像;投影屏幕,其显示从背投投影的影像;摄像单元,其从投影屏幕的背面拍摄从指示体发出的光,该指示体从投影屏幕的前面发出光以进行指示;以及坐标运算处理单元,其对由摄像单元拍摄到的影像进行分析,检测指示体的光在检测区域中的二维位置。
本发明如第一方面所述:背投投影影像;投影屏幕显示从背投投影的影像;摄像单元配置于背投附近,从投影屏幕的背面拍摄从指示体发出的光;坐标运算处理单元对由摄像单元拍摄到的影像进行分析,检测指示体的光在检测区域中的二维位置,所以能够提供通过识别多个指示体的位置信息来将用户和指示体对应起来,使得多位用户可同时使用的位置检测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位置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像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坐标运算的一例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指示体的结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投影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投影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投影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位置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位置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指示体的结构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摄像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指示体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位置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位置检测装置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位置检测装置的结构图。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说明将RGB发光二极管用作指示体的光源、识别2个指示体的方法。
如图1所示,具有投影镜头7的投影仪1将从计算机2发送来的影像投影到投影屏幕3上。第一指示体10和第二指示体20中分别内置有红、蓝、绿3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从投影屏幕3的前面发出光以进行指示。例如,第一指示体10仅将红色发光二极管设定为导通,发出红色光,第二指示体20仅将绿色发光二极管设定为导通,发出绿色光。摄像机4(摄像单元)与投影仪1接近配置,从投影屏幕3的背面拍摄包括投影仪1的投影影像的范围。即,从投影屏幕3的背面拍摄从第一指示体10和第二指示体20发出的光。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机4的摄像图像的一例的图。由图2可知,可以得到从第一指示体10发出的红色光点、以及从第二指示体20发出的绿色光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91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