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超声纵向导波与漏磁检测复合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8843.5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3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会;李超;游德海;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83 | 分类号: | G01N27/8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超声 纵向 导波 检测 复合 方法 | ||
1.一种电磁超声纵向导波与漏磁检测复合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对待测钢板施加永磁励磁磁场,将被测区域磁化至饱和状态,检测是否产生漏磁信号,若否,进入步骤2);若是,则进入步骤3);
2)移动永磁励磁磁场,改变被测区域,重复步骤1);
3)接收漏磁信号并进行处理,根据漏磁信号判断该被测区域是否有缺陷,若否,则进入步骤2),若是,则进入步骤4);
4)对被测区域再施加由交变激励信号产生的交变磁场,接收被测区域内表面产生的超声纵向导波并处理,将得到的超声纵向导波信号幅值A与设定的阈值A0进行比较,若A<A0,则判定缺陷位于该待测钢板被测区域的内表面;若A≥A0,则判定缺陷位于该待测钢板被测区域的外表面;
5)重复步骤2),直至待测钢板表面全部检测完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超声纵向导波与漏磁检测复合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通过漏磁检测单元对待测钢板施加永磁励磁磁场及检测是否产生漏磁信号,该漏磁检测单元包括两永磁体、U型磁芯和霍尔元件,两永磁体分别位于U型磁芯的两端,霍尔元件以设定的提离值H1对待测钢板中产生的漏磁场进行测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超声纵向导波与漏磁检测复合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通过信号处理单元对漏磁信号进行处理,该信号处理单元与霍尔元件相连且包括漏磁信号通道、漏磁调理模块、A/D转换器及微机系统,将接收到的漏磁信号送至漏磁信号通道,经放大、滤波和采样后交给微机系统进行处理,当微机系统检测到漏磁信号突然增大,则说明待测钢板上该被测区域存在缺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超声纵向导波与漏磁检测复合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的微机系统,可采用单片机、DSP、ARM系统或PC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超声纵向导波与漏磁检测复合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通过电磁超声检测单元对待测钢板的被测区域施加交变磁场及检测产生的超声纵向导波信号,电磁超声检测单元包括两永磁体、U型磁芯、电磁超声激发线圈和电磁超声接收线圈,两永磁体分别位于U型磁芯的两端,电磁超声激发线圈与电磁超声接收线圈分别置于两永磁体的内侧,电磁超声激发线圈以设定的提离值H2置于待测钢板被测区域上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磁超声纵向导波与漏磁检测复合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超声激发线圈与电磁超声接收线圈为折线线圈,折线间距l相等且由表面波在待测钢板中传播的速度C与激励信号电流的频率f决定,其关系满足:l=C/2f。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磁超声纵向导波与漏磁检测复合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电磁超声接收线圈相连且还包括超声回波信号通道和超声调理模块,超声纵向导波信号经由超声回波信号通道被送至超声调理模块进行放大、滤波,然后经过A/D转换器进行采样量化,采样数值被送入微机系统,微机系统对超声导纵向波信号幅值进行分析,将得到的信号幅值A与设定阈值A0进行比较。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磁超声纵向导波与漏磁检测复合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离值H1为0.3-2.5mm,H2为0.5-3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超声纵向导波与漏磁检测复合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的交流激励信号采用频率f为50kHz-2MHz的正弦波脉冲。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超声纵向导波与漏磁检测复合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A0为对没有缺陷的待测钢板的被测区域进行检测并处理所获得的超声纵向导波信号幅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88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