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68519.3 | 申请日: | 2013-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0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 发明(设计)人: | 魏令勇;李昕阳;邢毅;许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符彦慈;杨静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次采油 表面活性剂 生产 污水 处理 方法 | ||
1.一种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为含有高浓度无机盐和难降解高分子有机污染物的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包括但不限于:烷基酚磺酸聚氧乙烯醚羧酸盐类的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烷基酚磺酸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类的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收集和pH调节:将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的各个生产工段的污水收集形成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因各工段的污水pH波动较大,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的pH调节按以下原则进行,将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pH控制在6~9范围内:
当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的pH>9时,加入浓度为95~98%的浓硫酸,
当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的pH<6时,加入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
步骤二:调节完pH后的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由臭氧接触氧化塔(4)上部的布水器进行均匀布水,臭氧由臭氧发生系统(3)生成并由臭氧接触氧化塔(4)下部的微孔曝气系统(5)进入,从而形成气/水的逆向接触反应,反应后的尾气由臭氧接触氧化塔(4)顶部的尾气排放系统(7)排出,处理后的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由臭氧接触氧化塔(4)下部侧边排口排出;
臭氧接触氧化塔(4)中设有催化剂(6),催化剂(6)的填装体积为臭氧接触氧化塔(4)有效体积的20%~50%;
步骤三:从臭氧接触氧化塔(4)下部侧边排口排出的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含有大量的无机盐类,通过稀释水加入系统(8)加入稀释水对其进行稀释,使稀释后的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中总溶固<1g/L;
将城市生活污水通过城市生活污水加入系统(9)加入稀释后的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中,使得污水中COD:N:P的质量比范围为100~300:3~5:1;
步骤四:经步骤三处理过的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进入水解酸化池(10)进行水解酸化处理;
步骤五:经步骤四处理过的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进入接触氧化池(11)进行好氧接触氧化处理;
步骤六:经步骤五处理过的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进入竖流式沉淀池(13),水力停留时间为3~4h,上部出水,池底设有污泥排放/回流系统(14),污泥排放/回流系统(14)排出的污泥可回流至水解酸化池(10)和/或接触氧化池(11)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浓硫酸或氢氧化钠由酸/碱加入系统(1)经管道混合器(2)与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充分混合,进行充分均质,最终将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pH控制在6~9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催化剂(6)采用多层夹板式安装在臭氧接触氧化塔(4)的中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催化剂(6)采用活性炭负载过渡金属型催化剂,所述过渡金属为Fe、Mn或Cu。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臭氧接触氧化塔(4)运行时催化剂(6)为流化态,以防止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盐析现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中臭氧加入量为300~500g/m3,水力停留时间范围为0.5~1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为达到COD:N:P的质量比,必要时需向稀释后的污水中加入尿素或磷酸二氢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生产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稀释水采用低盐的自来水、江河水、工艺蒸汽冷凝水排水或污水处理厂生化二级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851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科普轮船模型
- 下一篇:一种小型利用流水动能抽水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