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结构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8214.2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0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葛丽芹;姚翀;任娇雨;赵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41/52 | 分类号: | C04B4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层层 组装 技术 结构 薄膜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应用 | ||
1.一种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结构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将冰乙酸缓慢滴加至钛酸四丁酯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3h~6h,静置过夜,制得的二氧化钛浓度为4.9mg·mL-1~19.6mg·mL-1;
2)以水为溶剂配制氧化石墨烯溶液,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浓度为0.1mg·mL-1~1mg·mL-1;
3)将洗净的基片浸泡在Piranha洗液中12h~24h,然后用纯水洗净,最后用不活泼气体吹干,并置于旋转涂膜仪上;
4)在基片上滴加步骤1)制得的二氧化钛溶液,以500r·min-1~5000r·min-1的转速旋转8s至60s,60℃~80℃烘干10min以上;
5)在步骤4)烘干的基片上滴加步骤2)制得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以500r·min-1~5000r·min-1的转速旋转8s至60s,60℃~80℃烘干10min以上;
6)重复第4、5步多次从而得到具有结构色的(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n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结构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层组装技术为基于正负电荷静电作用的自组装技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结构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冰乙酸、钛酸四丁酯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10~1:1:4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结构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不活泼气体为氮气、氦气、氖气或氩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结构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Piranha洗液为体积分数为95%-98%浓硫酸与体积分数为30%浓过氧化氢溶液按照体积比3:1混合的洗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结构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和步骤5)分别先以500r·min-1~1500r·min-1的转速旋转8~12s,再以3000r·min-1~5000r·min-1的转速旋转40s~60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结构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n=5-20。
8.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制备的一种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结构色薄膜,其特征在于:在基片上交替组装有带正电荷的二氧化钛和带负电荷的氧化石墨烯。
9.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制备的一种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结构色薄膜在生物传感检测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82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