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和天线隔离度的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8122.4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钊;罗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4B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天线 隔离 优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隔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和一种天线隔离度的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的方案有以下几种:1.各个天线方向图互补方案;2.各个天线之间增加切槽的方案;3.各个天线之间增加谐振滤波器结构的方案;4.各个天线之间增加短路臂的方案;5.各个天线单元采用准隔离地板;6.各个天线工作模式不同(各模式正交)。
针对以上现有方案,分别存在如下缺陷:
针对方案1,存在手机天线方向图不易控制的缺陷,由于手机天线的方向图除了和天线走线有关,还和主地、天线附近金属器件等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手机天线的方向图非常难控制,实现起来难度很大;
针对方案2,主要存在两个弊端,一是切槽是一个窄带的方案,不能在宽频带下都能提高隔离度,二是切槽会带来天线效率的降低;
针对方案3,实现起来难度非常大,而且会带来设计复杂性的问题,不利于生产;
针对方案4,依旧是窄带的方案,无法满足宽频带下的隔离度优化;
针对方案5,在实际实现中难度较大,对整机的信号完整性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针对方案6,各个天线工作模式不同(各模式正交),在工程上基本实现不了。
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天线隔离度的优化技术,能够优化用户终端的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天线隔离度的优化技术,能够根据用户终端中天线的工作频率调节天线之间中和线的电长度,从而使得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与天线的工作频率相适应,优化天线在工作频率时的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终端中第一天线的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天线的第二工作频率;隔离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中天线工作频率与天线隔离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工作频率对应的第一隔离度和所述第二工作频率对应的第二隔离度;判断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隔离度与预设隔离度的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隔离度与所述预设隔离度的第二差值,并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中和线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第一差值和/或所述第二差值不在所述预设范围内时,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或所述第二差值调整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中和线的电长度,以调整所述第一隔离度和/或所述第二隔离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工作在相同或相邻的频段,当两个天线都在工作状态时,相互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干扰,可以通过在两个天线之间添加中和线来降低天线之间的干扰,中和线就是在互相干扰的天线之间增加的一些短路线路,经过一定的设计可以使得这些线路以不同的形状和走线连接两个天线,并由于电磁波的耦合作用,生成两个天线的相互抵消的电流,从而降低两个天线之间的相互干扰。而由于中和线的有效隔离带宽非常有限,难以满足LTE、C+G等宽频段情况下,全频段的隔离度均需要优化的要求。
通过采集两个天线的信道信息,可以确定两个天线的最佳工作频率(即第一工作频率和第二工作频率,可以是每个天线回波损耗最小时对应的频率),而天线在不同的频率下工作时,天线的隔离度也会不同(即隔离度与频率存在对应关系,可以以曲线、表格等形式体现),理想的效果就是使得两个天线分别工作在各自的最佳工作频率时,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尽量的小,通过检测天线的隔离度与理想效果(即预设隔离度)的差距,来调节两个天线之间的中和线的电长度,可以使得隔离度与频率的对应关系发生改变,比如隔离度与频率的对应关系通过曲线的形式展现,那么调节两个天线之间的中和线的电长度就可以使得曲线发生平移,从而改变天线在每个频率下对应的隔离度,进而将两个天线的隔离度与预设隔离度的差值调整至预设范围内,使两个天线分别工作在最佳频率时,各自的隔离度满足要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中和线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或所述第二差值调整接入所述中和线的阻抗元件,以调整所述中和线的电长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可以在中和线中设置多个阻抗元件和单刀多掷开关,每个阻抗元件的数值不同,通过自动调节单刀多掷开关将不同的阻抗元件导通,就可以使中和线具有不同的电长度,或者以滑动变阻器的形式将阻抗元件接入中和线,通过自动调节阻抗元件上的接入点来连续改变接入中和线的阻抗元件的数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第一隔离度、所述第二隔离度和/或接入所述中和线的所述阻抗元件的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8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