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双主副耙臂的散料门式耙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7699.3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3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锁龙;刘麟;范企舜;蒋文荣;王继;潘仁静;王润梓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65/10 | 分类号: | B65G6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双主副耙臂 散料门式耙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化工设备领域,是大型化肥厂的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化肥工业是化学工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历年来是化学工业的发展重点。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化肥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及重组,由大型化肥企业替代小型化肥企业的生产模式是化肥行业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必要手段,是保障我国化肥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
散料门式耙料装置(简称耙料机)作为化肥生产包装的重要设备,是大型化肥厂最大的移动设备(见图1)。一般大型化肥厂都设有一座大型化肥散装库,在无包装条件时由胶带输送机将化肥均匀撒入散装库中,当需要包装时再由耙料机将化肥耙到胶带输送机上,完成定量包装。
近年来,随着化肥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及重组的深入开展,化肥生产企业的大型化和集中化使得其生产过程中的设备也需要进行更新换代升级。目前尿素装置生产能力正由原“30-52工程”(即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工程),向“50-80工程”方向发展,并正向“70-120工程”等更大规模发展。而与之配套的耙料机却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现有的耙料机由于吨位小,成为化肥生产企业大型装置的短板,不但严重制约了现有大型装置的生产效率,而且耙料机单位产值的能耗较高,造成能源的较大浪费。
发明内容:
散料门式耙料装置由人字形门架和主副(A、B两端)行走装置组成,在人字形门架上同一侧悬挂有主、副耙臂随行走装置一起移动,耙臂上安装有板式耙料装置。工作时,主、副耙臂上的板式耙料装置将散料向同一侧输送物料,其输送能力的大小主要通过提高耙板的耙料面积(即耙板的宽度和高度)来提升。其主要缺点:一是受耙板材料的限制,耙板的耙料面积不能任意放大,限制了耙料机耙料能力的提升;二是随人字形门架一起移动的主、副耙臂在门架的同一侧,耙臂自重将产生倾覆力矩,故必须增加人字形门架的截面,导致材料的增加。本发明是在人字形门架两侧同时设置规格相同的主、副耙臂——带双主、副耙臂的散料门式耙料装置,它一方面有效解决产生倾覆力矩的问题,有效解决人字形门架的受力问题,另一方面可大力提升耙料机的耙料能力,满足化肥生产企业的大型化和集中化对设备需要。
附图说明:
图1单侧耙臂的散料门式耙料装置示意图
图2带双主、副耙臂的散料门式耙料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带双主、副耙臂的散料门式耙料装置由人字形门架和主副(A、B两端)行走装置及双主、副耙臂组成,在人字形门架上两侧安装相同功率和耙料量的主、副耙臂,其双主、副耙臂受同一控制系统操控,即双主耙臂同时升降和耙料,副耙臂也同时升降和耙料,这样可降低人字门架的倾覆力矩,在同等耙料量时可有效减小人字形门架的截面,同时又不增加控制系统成本和人员数量。在耙臂规格相同的情况下,其最大耙料量可达到目前耙料量的两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76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盒可视窗口贴膜自动取放机构
- 下一篇:一种鱼骨扎带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