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笼式吊挂隔振缓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7346.3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龙;刘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宏源弹性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F16F15/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涂三民 |
地址: | 214125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笼 吊挂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船舶、车辆、航空、建筑等领域各类电子、电气设备、设施吊挂时的振动隔离装置,尤其是一种灯笼式吊挂隔振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运载车辆、航空航天和建筑工程等各领域一般采用各类型隔振(减振)器如橡胶型减振器、钢丝绳隔振器、空气弹簧等产品实现对机械、电子、电气等设备、设施进行隔振、缓冲和降低结构噪声的传递,达到保护设备、设施安全和正常运行的目的。尤其是具有多向软化型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征的钢丝绳隔振器已得到广泛应用。
现行钢丝绳隔振器的最大结构特点是具有多向大位移弹性变形功能,最大动态变形可高达100mm以上。这种动变形功能虽然有利于抵抗大冲击变形和降低冲击响应,但对于某些特殊工况是不允许的,如设备采用吊挂于车辆、船舶、建筑、横梁等顶部时,钢丝绳隔振器由压缩变为拉伸,这样不仅不能发挥钢丝绳隔振器压缩时的软化非线性刚度特性,也会降低隔振器的寿命,当设备受到冲击时对设备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耐高低温、耐腐蚀、寿命长且安装方便的灯笼式吊挂隔振缓冲装置。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灯笼式吊挂隔振缓冲装置,它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减振杆、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
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第一顶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底板,在第一顶板的左右两端部均连接有向下伸出的第一连接板,在第一连接板的底端部连接有向外伸出的第一底板,在第一底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第二安装板包括第二底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二顶板,在第二底板的左右两端部均连接有向上伸出的第二连接板,在第二连接板的顶端部连接有向外伸出的第二顶板,在第二顶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在第一顶板的下表面固定有上夹板,在第二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下夹板,所述减振杆呈圆弧形弯曲,减振杆的上端嵌入上夹板内,减振杆的下端嵌入下夹板内。
所述第一顶板所在平面与第一连接板所在平面呈垂直设置,第一连接板所在平面与第一底板所在平面呈垂直设置,第一顶板所在平面与与第一底板所在平面呈平行设置。
所述第二底板所在平面与第二连接板所在平面呈垂直设置,第二连接板所在平面与第二顶板所在平面呈垂直设置,第二底板所在平面与第二顶板所在平面呈平行设置。
所述减振杆的根数为4~16根,减振杆呈均匀排布。
本发明采用吊挂式隔振缓冲安装方式,主体隔振装置采用灯笼式结构,可由4~16根相同直径的不锈钢钢丝绳通过上、下夹板联接而成,外形美观、结构紧凑,钢丝绳隔振器压缩时的软化非线性刚度特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中高频的振动干扰起到极佳的隔振效果。水平各个方向刚度一致,使被保护设备更加稳定安全。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各类车载、舰载、机载等场所的吊挂设备,满足设备的隔振缓冲及降低结构噪声需求。本发明技术成果可普遍地推广到其他项目中,将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灯笼式吊挂隔振缓冲装置,它包括上夹板1、下夹板2、减振杆3、第一安装板6与第二安装板7;
所述第一安装板6包括第一顶板6.1、第一连接板6.2与第一底板6.3,在第一顶板6.1的左右两端部均连接有向下伸出的第一连接板6.2,在第一连接板6.2的底端部连接有向外伸出的第一底板6.3,在第一底板6.3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6.4;
所述第二安装板7包括第二底板7.1、第二连接板7.2与第二顶板7.3,在第二底板7.1的左右两端部均连接有向上伸出的第二连接板7.2,在第二连接板7.2的顶端部连接有向外伸出的第二顶板7.3,在第二顶板7.3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7.4;
在第一顶板6.1的下表面通过第一联接螺钉4固定有上夹板1,在第二底板7.1的上表面通过第二联接螺钉5固定有下夹板2,所述减振杆3呈圆弧形弯曲,减振杆3的上端嵌入上夹板1内,减振杆3的下端嵌入下夹板2内。
所述第一顶板6.1所在平面与第一连接板6.2所在平面呈垂直设置,第一连接板6.2所在平面与第一底板6.3所在平面呈垂直设置,第一顶板6.1所在平面与与第一底板6.3所在平面呈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宏源弹性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宏源弹性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73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绳缆
- 下一篇:一种混合消能减振阻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