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急诊预检分诊的移动终端、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6790.3 | 申请日: | 2013-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3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吴韬;李平;李先锋;潘曙明;周斌;徐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沈红星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急诊 预检 移动 终端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移动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急诊预检分诊的移动终端、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近年来急诊患者人数骤增,医疗投诉与纠纷也随之增多。急诊预检分诊是对急诊患者进行快速分类以确定治疗方案或进一步处理的优先次序过程。其内容包括病情分诊和学科分诊。预检分诊工作作为急诊护理程序的第一关,分诊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救治效果和对医院的满意度。因此,分析预检分诊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事前监控,改进措施,提高应对能力,减少医疗投诉与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树立良好的医院窗口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急诊预检是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优先原则和合理地利用急诊资源对患者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国内急诊预检分诊尚未形成统一的信息系统,也没有全国统一的成文规定和具体操作程序,我们通过对全国各级医院现有的预检分诊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目前各个医院虽然具体情况各异,但预检分诊工作的方法差别不大,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1.一般急诊的预检分诊 预检分诊护士扮演的角色是向导。患者到达急诊后,预检护士通过“一看、二问、三查、四分诊”对患者的病情及所属专科进行初步的判断,为患者挂号并指导其到各专科接受诊治。
2.危重急诊的预检分诊 对到达急诊的危重患者目前国内采用“绿色通道”的方式进行救治,主要实施“先抢救后挂号,先抢救后付费”的制度。预检分诊护士对于病情危急,濒临死亡或需要立即救治的患者“边问、边查、边抢救、边护送”至抢救室;待与抢救医生及抢救护士交班后返回预检台进行挂号、报告急诊科主任及相关人员到位;协助患者联系家属或单位等。预检护士的主要作用是,判断患者的病情、进行早期抢救及组织协调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利用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提高急诊效率的技术,如申请人是杭州美诺泰科科技有限公司,专利申请号201010265647.9,2010年8月27日提交的名称为《一种紧急医疗救援通讯系统》,但如本申请一样在急诊的预检分诊阶段建立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医院内急诊急救协同工作效率的技术文献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先进的移动应用技术融入到医院现有的急诊预检分诊流程中去,充分发挥移动应用随时在线、即时录入和富媒体通讯等技术优势,有效弥补医院现有急诊预检分诊制度之不足,更好的为广大病患服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急诊预检分诊的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终端的摄像头识别病患编码或者输入病患编码;根据病患编码通过网络获取病患基本信息;移动终端安装有急诊预检分诊移动客户端软件,移动终端用于医院急诊过程中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预检分诊的任务管理;所有登录急诊预检分诊移动客户端软件的医护人员都预分配用户名和密码,任务创建者通过急诊预检分诊移动客户端软件对来医院急诊的病患预检后创建任务,根据病患病情的危重情况确定接收病患的任务接收者,并将任务分配给任务接受者;任务接受者通过急诊预检分诊移动客户端软件开始任务,更新任务信息,转发任务;不同移动终端之间的医护人员有效高效的进行急诊路径的流转和即时通讯。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移动终端,融合急诊预检分诊中根据病情进行分诊的评分标准和急诊路径;任务创建者通过急诊预检分诊移动客户端软件可以重分配任务或者删除任务;任务接受者通过急诊预检分诊移动客户端软件拒绝任务。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移动终端,其急诊预检分诊移动客户端软件主界面显示有任务列表,所述任务列表可以分别显示:医护人员自己需要处理的病患信息列表;由于没有空闲医生而暂时处于等待状态的病患信息列表; 医护人员自己录入系统的病患信息列表;通过急救车运送即将来院的病患预警列表;显示医院急诊科正在就诊的所有病患信息列表;显示急诊所有来院就诊患者的路径信息列表。
本发明又一目的是,构建以急诊分诊和急诊管理为基础,以电子病历和临床路径为核心的移动急诊管理系统,实现医院急诊服务的战略转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67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