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集光、光扩散及光反射功能的扩散板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66453.4 | 申请日: | 2013-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3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庄兴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粤泰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B5/12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扩散 反射 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扩散板,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集光、光扩散及光反射功能的扩散板,属于光电材料领域领域。
背景技术
背光显示是指当使用者使用电子设备时,机身上的显示屏能发出背光,以便更清晰地显示内容。由于显示装置本身是不发光的,除反射式的应用方式之外,需要配置背光源方可实现其显示的功能,大部分的电子设备只要有显示屏,就有背光显示。在采用直下式设计的大尺寸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屏的背面设置多个光源,光源主要有冷阴极管(CCFL)、发光二极管(LED)和电致发光器件(ELD)。无论是哪一种光源,目前的成熟技术所能提供的都是点光源或线光源,需要多个共同使用才能实现液晶屏照明。
背光显示设备使用的背光模组对其显示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背光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使用各种光学膜片来使背光模组出来的光能够达到高亮度、高均匀一致性的特性,通常背光模组依次包括如下:扩散板、集光片、扩散片、增亮膜、玻璃屏、框架、CCFL(LED)、反射片、后背板。多种光学膜片的搭配使用决定着背光模组性能的好坏、成本的高低以及厚度等很多关键因素。
扩散板目前已广泛应用在液晶显示、LED照明以及成像等系统中,使入射光充分散射,实现更柔和、均匀的照射效果。扩散板是在生产实心板的时候,在原料中添加扩散剂而成的。扩散剂能均匀分布在板材内,使光线经过板材时,碰到扩散剂颗粒时发生折射,反射,散射的效果,从而使光线可以均匀的透过板材但又不会露出光源,达到从点光源向面光源的变化。适用于直下式LED电视机背光模组、手机模组、 LED照明,具有高辉度、高扩散性,提高背光源的发光分布均匀的扩散效果。
对于扩散板的研究较多,文件CN101493536A公开了一种光扩散板及其制作方法,增加光效率,并增加光学扩散材料在大尺寸面板的背光模块上应用的可能性,简化工艺,降低成本;文件CN101545996A公开了具有集光层的光扩散板,提供一种可受到充分保护以免产生瑕疵并且能够确保前后的充分亮度、具有集光层的光扩散板。
但是传统的扩散板抗黄变性能差,而且工艺使用较多的光学膜片,使得背光模组的厚度增加,光源利用率降低,辉度不够,成本也较高。
鉴于现有背光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我公司成立专门的机构从事扩散板生产工艺、配方等研发,通过多次试验、反复验证,取得突破性成果。成功研发出具有将集光、光扩散及光反射的功能集成在同一光扩散板上,不但具有很高的光扩散性以及出射光均匀性,光源利用率高,可使背光显示设备在保证高性能的基础上轻薄化,使之TV行业在降能降耗方面不再需要进口国外扩散板进行生产,实现生产本土化;而且通过我司自主研发的扩散板产品结构、生产工艺简单,同时能降低材料成本,提高产品抗黄变效果和使用寿命;并已申请KWL自主研发品牌。 使TV模组结构变的更简单:扩散板、增亮膜、玻璃屏、框架、CCFL(LED)、反射片、后背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集光、光扩散及光反射功能的扩散板,具有将集光、光扩散及光反射集成在一体上的功能,不但具有很高的光扩散性以及出射光均匀性,光源利用率高,而且能提高产品抗黄变效果和使用寿命,工艺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集光、光扩散及光反射功能的扩散板,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
材料成分:
光纤级GPPS为主材(透明聚苯乙烯)92~98%
玻璃微珠(硅扩散剂)1~2%
耐老化改进剂:
1010抗氧化剂 0.1~0.2%
LD770 光稳定剂 0.2~0.5%
UV327抗紫外光剂 0.2~0.5%
LD622光稳定剂 0.1~0.2%
塑胶相容剂:
XOTS 7083T 塑胶分子容合剂 0.3~5%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粤泰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粤泰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6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