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串联式风扇及其扇框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65386.4 | 申请日: | 2007-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4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 发明(设计)人: | 许家铭;张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5/16 | 分类号: | F04D25/16;F04D29/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小京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式 风扇 及其 结构 | ||
本申请是申请人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日为2007年08月08日的发明申请200710141104.4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联式风扇及其扇框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增加出口气流静压,降低噪音产生,并且改善流场不稳定的串联式风扇及其扇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装置效能的不断提升,散热装置或散热系统已成为现行电子装置中不可或缺的配备之一,因为电子装置所产生的热能若不加以适当地散逸,轻则造成效能变差,重则会导致电子装置的烧毁。散热装置对于微电子元件(例如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而言更是重要,因为随着集成度的增加以及封装技术的进步,使得集成电路的面积不断地缩小,同时每单位面积所累积的热能也相对地会更高,故高散热效能的散热装置一直是电子产业界所积极研发的对象。
然而,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组合式风扇的剖视示意图。由于电子产品的单位面积发热量日益增加的结果,单一风扇无法有效带走所产生的热量,因此则产生了以结合多个风扇,来解决单一风扇的散热能力不足问题。然而,由于组合式风扇1的入口风扇11a的肋条12主要是用来提供入口风扇11a的框体111与马达底座17的连结,并无导正气流的效果,因此由入口风扇11a导出的气流再进入出口风扇11b时,会形成多向流动的气流,而形成不稳定的流场,造成出口风扇11b无法发挥应有的效能,进而造成出口风压减弱,无法得到预期的加乘效果。另外,组合式风扇1形成的不稳定的流场,导致出口风扇11b的出风无法集中于特定发热源散热出风,徒浪费了不少的虚功,并且容易产生噪音与震动,对电子产品的使用带来负面的影响。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整流效果,避免涡漩的发生,进而提高出风口气流静压而达到散热效率提升的风扇及其扇框结构,实为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串联式风扇及其扇框结构,可以提升进入串联式风扇流场不稳定的问题,并提升整体的风量与风压,减少涡漩的产生,进而达到提高散热效率及减少噪音的功效。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提出一种扇框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框体、一第二框体与多个导流件,导流件设置在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之间,每一导流件各具有一倾斜部与一轴向延伸部,而每倾斜部与其所对应的轴向延伸部共同形成一弓角。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提出一种串联式风扇,至少包括一第一风扇、一第二风扇与多个导流件,第一风扇具有一第一框体与一第一叶轮,而第二风扇具有一第二框体与一第二叶轮,导流件设置在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之间,每一导流件各具有一倾斜部与一轴向延伸部,且每倾斜部与其所对应的轴向延伸部共同形成一弓角,导流件用以导引一气流从第一风扇流入第二风扇。
如上述的串联式风扇及其扇框结构,弓角的角度介于20至50度之间,而每倾斜部与其所对应的轴向延伸部的高度比介于0.2至5之间,每倾斜部与其对应轴向延伸部的高度总合大于或等于15毫米,每轴向延伸部与扇框结构的轴心方向平行,或者形成一夹角,且夹角小于20度,每倾斜部与其所对应的轴向延伸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导流件与第一框体连结。每倾斜部与其所对应的轴向延伸部互为对组的构件,倾斜部与第一框体连结,轴向延伸部与第二框体连结,且轴向延伸部各为一独立的构件。第一风扇通过导流件与第二风扇连结,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与导流件为一体成型的构造。第二框体具有一扩张部,第二框体更具有多个静叶,气流经由静叶导出扩张部,其中静叶与倾斜部具有相同的结构。
如上述的串联式风扇,第一风扇与该第二风扇互为背向设置,且第二风扇的马达底座通过垂直延伸部与第二框体连结。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可互为相异的转向。而第二风扇与第一风扇具有相同的结构。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组合式风扇的剖视示意图;
图2A、图2B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串联式风扇正、反面示意图;
图2C为图2A风扇的剖视示意图;
图2D为图2B的导流件剖视与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3为图2C的另一种状态;
图4A与图4B为采用独立构件的导流件的串联式风扇的另二实施例;
图5为一体成型的串联式风扇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无搭配出风口静叶的串联式风扇的一实施例;
图7A至图7D为采用背向对组的串联式风扇的实施例。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53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电门与葫芦两位一体的环链电动葫芦
- 下一篇:二合一吊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