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全回收支撑围护应用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5254.1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1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家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家亮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支撑 围护 应用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的支撑围护方法,尤其是可以有效节约建筑材料的可全回收支撑围护应用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建设中地下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基坑也越来越深,进而支撑围护的项目越来越多,支撑围护应用技术方法凸显重要.目前,在支撑围护工程施工时,大量的建筑材料短期使用后留置地下,形成建筑垃圾,给以后工程建设造成新的地下障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支撑围护应用装置施工时浪费大量建筑材料且施工后容易造成建筑垃圾残留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全回收支撑围护应用装置及方法,该可全回收支撑围护应用装置及方法可节约大量的建筑材料,支撑钢管和止水型钢可以重复使用,减少资源的浪费;施工过程中,无需将支撑钢管中的土取出,施工效率大大提高,施工环境干净;支撑围护体系完成后,即可实施下道工序,无需等待达到混凝土强度的时间,缩短工程总工期;整个施工过程,无建筑材料消耗,无污染,不造成地下障碍,不会对以后的工程建设造成影响,环保性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支撑围护应用装置包括支撑围护钢管、止水型钢及遇水膨胀材料;该支撑围护应用装置设有整齐排列的筒状的支撑围护钢管,每两根支撑围护钢管之间设有止水型钢,止水型钢的侧面是与支撑围护钢管的外围契合的内凹弧面,止水型钢的侧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遇水膨胀材料,止水型钢的底部为楔形,止水型钢的上部可设有方便锚杆或锚索施工的预留孔;支撑围护钢管及止水型钢的背面紧邻施工地层,前面为施工基坑。所述止水型钢两弧面的曲率半径与支撑围护钢管的曲率半径相同,使止水型钢和支撑围护钢管的接触面积最大化,有利于遇水膨胀材料发挥作用。
可全回收支撑围护方法的步骤为:
(1)利用全回转设备将若干支撑围护钢管旋入地下;
(2)将遇水膨胀材料置入止水型钢的凹槽中,然后采用打压的方式将止水型钢插入支撑围护钢管之间,由于止水型钢底部为楔形,在打压进入土层过程中会使其越来越紧贴支撑围护钢管;
(3)遇水膨胀材料遇水膨胀后,使止水型钢与支撑围护钢管更为紧密贴合,从而起到挡土、止水的作用;随着基坑挖掘的加深,止水型钢受侧面土壤的压力越来越大,越能够紧贴支撑围护钢管,再加上遇水膨胀材料的作用,止水效果会更好;
(4)地下设施施工完成后,可将支撑围护钢管及止水型钢全部取回,重复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全回收支撑围护应用装置及方法可节约大量的建筑材料,支撑钢管和止水型钢可以重复使用,减少资源的浪费;施工过程中,无需将支撑钢管中的土取出,施工效率大大提高,施工环境干净;支撑围护体系完成后,即可实施下道工序,无需等待达到混凝土强度的时间,缩短工程总工期;整个施工过程,无建筑材料消耗,无污染,不造成地下障碍,不会对以后的工程建设造成影响,环保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中,1.支撑围护钢管,2.止水型钢,3.遇水膨胀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该支撑围护应用装置包括支撑围护钢管1、止水型钢2及遇水膨胀材料3;该支撑围护应用装置设有整齐排列的筒状的支撑围护钢管1,每两根支撑围护钢管1之间设有止水型钢2,止水型钢2的侧面是与支撑围护钢管1的外围契合的内凹弧面,止水型钢2的侧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遇水膨胀材料3,止水型钢2的底部为楔形,止水型钢2的上部可设有方便锚杆或锚索施工的预留孔;支撑围护钢管1及止水型钢2的背面紧邻施工地层,前面为施工基坑。所述止水型钢2两弧面的曲率半径与支撑围护钢管1的曲率半径相同,使止水型钢2和支撑围护钢管1的接触面积最大化,有利于遇水膨胀材料3发挥作用。
可全回收支撑围护方法的步骤为:
(1)利用全回转设备将若干支撑围护钢管1旋入地下;
(2)将遇水膨胀材料3置入止水型钢2的凹槽中,然后采用打压的方式将止水型钢2插入支撑围护钢管1之间,由于止水型钢2底部为楔形,在打压进入土层过程中会使其越来越紧贴支撑围护钢管1;
(3)遇水膨胀材料3遇水膨胀后,使止水型钢2与支撑围护钢管1更为紧密贴合,从而起到挡土、止水的作用;随着基坑挖掘的加深,止水型钢2受侧面土壤的压力越来越大,越能够紧贴支撑围护钢管1,再加上遇水膨胀材料3的作用,止水效果会更好;
(4)地下设施施工完成后,可将支撑围护钢管1及止水型钢2全部取回,重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家亮,未经杨家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5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化RFID陶瓷天线
- 下一篇:快速布控重型围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