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暖用组装式地板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65108.9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2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郑炳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炳太 |
主分类号: | F24D3/14 | 分类号: | F24D3/14;E04F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韩国庆尚***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暖 组装 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暖用组装式地板,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对供暖用组装式地板进行改善,使得能够在防止沿内部的流路流通的热水漏水的同时,提高通过供暖软管的供暖效率的供暖用组装式地板。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家庭及其它公共场所的室内地面施工的地板,以贴装木材或在具有木材质感的同时表面以坚硬物质进行涂布处理的图案板(贴附式地板面板)的方式进行施工。
为了具有普通地板的地面供暖结构,形成与地面的隔热层,在其上按既定厚度利用水泥进行地面施工,同时,利用铜管、供暖软管等,以之字形进行布管施工,然后,在其上部再形成水泥层,在水泥层的上部组合贴装组装式地板面板,进行地板施工。
在完成如上所述的利用水泥的地面施工的状态下,由于与地板面板非常接近的理由,具有无法避免水泥毒性的缺点,因此,地板面板施工及建筑物施工所需工期也自然被延迟。
考虑到如上所述问题,提出了大韩民国注册实用新型第20-0451757号(实用新型名称:具有热水循环结构的组装式地板)及注册专利第10-1025166号(发明名称:具有热水循环结构的组装式地板)。
所述注册实用新型及注册专利是把呈正方形形体、在其内部配备有热水流路、在一侧形成有连接口、在另一侧面侧形成有连接孔的各个直线组装块、中央组装块、角组装块组装成一个地板形态,使热水循环。
但是,如上所述类型的组装式地板在使用上,由于块与块之间连接处的连接口部分损伤事例,存在在块与块之间的交界处发生漏水的问题。
这特别是在铺设地板的地面不够精密平坦的局部施工中由为突出,因此,为根本解决,需要分别解除各个块,实施精密的地面平坦化作业,但在局部施工中存在困难,在重新组合各个块的过程中,存在在结合部分发生二次漏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各项以往技术问题而发明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供暖用组装式地板进行改善,使得能够在防止沿内部的流路流通的热水漏水的同时,提高通过供暖软管的供暖效率的供暖用组装式地板。
为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按一个方向连接组合各个供暖块,其中,所述供暖块在一侧形成有滑动式第1结合部,在另一侧形成有滑动式第2结合部,在侧面上贯通形成有多个通孔及用于贯通安装供暖软管的软管插入孔;在所述软管插入孔中,把出水侧供暖软管和回水侧供暖软管以之字形连接安装于各供暖块的软管插入孔即可。
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所述第1结合部从供暖块的一侧凸出形成有第1挂接棱,所述第2结合部从供暖块的一侧凸出形成有容纳第1挂接棱的第2结合棱及支承第1结合棱的底面的支承棱。
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所述供暖块及供暖软管以PE材料制作。
本发明的供暖用组装式地板向一个方向连续排列,并通过在供暖块侧形成的多个软管插入孔,使出水侧与回水侧供暖软管以之字形态连续地贯通,从而供暖软管与供暖块的连接处无关地贯通安装,防止连接处的薄弱处部分发生的热水漏水,同时,供暖块的第1结合部与第2结合部稳定结合,使连接处得到强化,通过软管插入孔贯通的供暖软管因温度膨胀而与软管插入孔贴紧,具有能够提高供暖块的通孔的隔热及耐久性效果,以及提高供暖效率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供暖用组装式地板的立体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组装式地板的俯视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组装式地板的连接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显示图3中应用供暖用软管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显示组合本发明的组装式地板的状态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0:供暖块 11:通孔
12:第1结合部 12a:第1结合棱
13:软管插入孔 14:第2结合部
14a:第2结合棱 14b:支承棱
20:收边块 H:供暖软管
H1:出水侧供暖软管 H2:回水侧供暖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优选附图,考查本发明的具体构成。
本发明的供暖用组装式地板的结构如下:向一个方向连接组合各个供暖块10,其中,所述供暖块10在一侧形成有滑动式第1结合部12,在另一侧形成有滑动式第2结合部14,在侧面上贯通形成有多个通孔11及用于贯通安装供暖软管H的软管插入孔13;在所述软管插入孔13中,把出水侧供暖软管H1和回水侧供暖软管H2以之字形连接安装于各供暖块10的软管插入孔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炳太,未经郑炳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51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乙烯涤纶卷材-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施工方法
- 下一篇:人形顶脊发泡铝板接插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