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式触摸液晶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4529.X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9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马骏;王丽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触摸 液晶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摸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触摸屏作为一种输入媒介,是目前最为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因此,触摸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种电子产品中,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MP3/MP4等。根据工作原理和检测触摸信息介质的不同,触摸屏可以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和表面声波四种类型。电容式触摸屏技术由于工艺简单、产品寿命长、透光率高等特点成为目前主流的触摸屏技术。
为降低各种电子设备的成本,并使各种电子设备更轻薄,通常触摸屏集成于液晶显示面板中。目前集成度较高的方式为:将能够实现触摸功能的触控单元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CF(Color Film,彩膜)基板内,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采用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或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边缘场开关)驱动方式。具体为,所述触控单元直接设置在CF基板的玻璃基板表面上,所述CF基板的彩色滤光膜设置在触控单元表面上,进而得到更加轻薄的具有触摸功能的液晶显示面板,最终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但是,现有的具有触摸功能的液晶显示面板会出现触摸失效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液晶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的具有触摸功能的液晶显示面板会出现触摸失效的现象。
该电容式触摸液晶显示面板采用IPS/FFS驱动方式,包括:
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上且朝向液晶层一侧的电容式触摸单元,所述液晶层由介电各向异性值不大于7的液晶分子构成。
优选的,所述液晶分子的折射率各向异性值在0.1以上。
优选的,所述负性液晶分子的介电各向异性小于-3或者大于3。
优选的,所述液晶分子的粘滞系数小于150毫帕斯卡秒。
优选的,所述电容式触摸单元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一基板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层、绝缘层和第二电极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层为氧化铟锡层或氧化铟锌层或导电金属。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极层为氧化铟锡层或氧化银锌层或导电金属。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具体包括:
驱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为矩形电极,且多个驱动电极形成驱动电极矩阵;
感应电极,所述感应电极为条形电极,且所述感应电极设置在两列相邻的驱动电极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极层具体包括多个搭桥电极,每个搭桥电极分别将位于其同一行或同一列且相邻的两个电极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具体包括:
驱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为条形的电极,且多个驱动电极呈栅状。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极层具体包括:
感应电极,所述感应电极为条形的电极,多个感应电极呈栅状,且所述感应电极的长轴与所述驱动电极的长轴相互交叉并垂直。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极层表面上覆盖有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表面上设置有彩色滤光膜。
优选的,所述第二基板表面上设置有像素单元阵列。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容式触摸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液晶层由介电各向异性值不大于7的液晶分子构成,由于在所述电容式触摸液晶显示面板工作的时候,需要保证液晶分子的长轴只在平面内旋转,不会沿着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旋转,而使液晶层的电容率不会发生变化。因为,在电容式触摸单元内的各电极与阵列基板内的各电极以及两者之间的液晶层会构成寄生电容,液晶层作为所述寄生电容的介质,电容式触摸单元内的各电极与阵列基板内的各电极分别为寄生电容的两个极板,则所述寄生电容在变化的时候会成为电容式触摸单元的基底噪声。而作为介质的液晶分子层的电容率改变时,就会导致此寄生电容的变化。因此在电容式触摸液晶显示面板工作的时候,保证所述液晶层的电容率不发生变化,则所述寄生电容亦不会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由寄生电容的变化引起的电容式触摸单元基底噪声,提高了触摸屏的信噪比,进而避免了触摸失效的现象。
此外,由于采用了介电各向异性值Δε不大于7的液晶分子构成的液晶层,所述电容式触摸液晶显示面板的画面显示质量和透光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45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