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纳米粒子修饰树枝状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光电解水制氢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4438.6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4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巩金龙;苏凤莉;王拓;吕睿;张鹏;卢健伟;马新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B82B3/00;H01G9/04;H01G9/20;H01G9/04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粒子 修饰 树枝 氧化 阵列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电解水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纳米棒阵列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转化为氢能,在化石燃料日益枯竭及环境污染严重的当今社会备受关注1。二氧化钛(TiO2)在自然界中储备量大、耐腐蚀性好、价廉无毒,具有优越的光催化及光电催化性能,广泛应用于光催化及光电解水制氢的领域2。然而,TiO2在光照条件下光生电子-空穴复合极快,光电催化活性较低;同时,TiO2的禁带宽度为3.2ev,带隙较宽,其光吸收范围限制在紫外光区(仅占发生光总能量的5%),因而TiO2作为光电阳极材料,难以高效利用太阳光,其光电效率很低。
近年来,取向良好的一维单晶宽带隙半导体纳米棒阵列或纳米阵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的优点是能够为光生电子传输提供直接路径,从而增大电子传输速率。单晶的TiO2纳米棒阵列(TiO2NRs)或纳米线阵列作为光电阳极有很大的优势3。与传统的TiO2纳米棒阵列相比,树枝状的TiO2纳米棒阵列(TiO2B-NRs)结构因良好的电荷传输性能和太阳光吸收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HuaWang等人4合成了树枝状TiO2纳米棒并将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美国斯坦福大学的Jaramillo课题组5合成的树枝状的TiO2纳米棒阵列薄膜在光解水制氢中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在外界偏压为0.6V,380nm处,光电转化效率达到了67%。尽管树枝状的TiO2纳米棒在电子传输方面相比于TiO2纳米颗粒展现了优越的性能;树枝状的TiO2纳米棒相对于TiO2纳米棒表面积也大大提高,但其仍有不可避免的缺点:由于其禁带宽度较大,仍只能利用紫外光。
近年来贵金属负载TiO2作为对TiO2光催化活性提升的一种有效手段,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Au纳米粒子修饰TiO2半导体材料,一方面由于Au与TiO2费米能级的不同,形成了在Au与TiO2形成俘获电子的浅势阱Schottky能垒,从而有效抑制了TiO2内部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另一方面,因Au独特的纳米粒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增加了 材料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Silva,C.G等人6研究了金纳米颗粒负载在P25粉末上,这种光催化剂在500nm到650nm都有很强的吸收,在光解水制氢过程中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都展现了优越的性能。
(1)Messinger,J.Chem Sus Chem2009,2,47-48.
(2)Shankar,K.;Basham,J.I.;Allam,N.K.;Varghese,O.K.;Mor,G.K.;Feng,X.;Paulose,M.;Seabold,J.A.;Choi,K.-S.;Grimes,C.A.J.Phys.Chem.C2009,113,6327-6359.
(3)Hoang,S.;Guo,S.;Hahn,N.T.;Bard,A.J.;Mullins,C.B.Nano Lett2012,12,26-32.
(4)Wang,H.;Bai,Y.;Wu,Q.;Zhou,W.;Zhang,H.;Li,J.;Guo,L.Phys.Chem.Chem.Phys.2011,13,7008-7013.
(5)Cho,I.S.;Chen,Z.;Forman,A.J.;Kim,D.R.;Rao,P.M.;Jaramillo,T.F.;Zheng,X.Nano Lett.2011,11,4978-84.
(6)Silva,C.G.;Juarez,R.;Marino,T.;Molinari,R.;Garcia,H.J Am Chem Soc2011,133,595-602.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44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