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装置及通过注塑体接合形成的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3629.0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3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利;王凯华;陈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27 | 分类号: | H01L23/427;H01L2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9 | 代理人: | 严慎,支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通过 注塑 接合 形成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非焊接形态的散热装置及通过注塑体接合形成的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今电子装置的芯片运算速度极快,使得芯片本身产生极高的温度,因而须通过芯片所连接的散热装置来快速排热,以使所述芯片的温度能保持低于临界工作温度。其中,常用的散热装置大都通过各组件间彼此组合连接,而后再以焊接(如:锡焊)方式将各组件接合。
然而,常用的散热装置的构造及其所需的生产流程将耗费过多的人力成本。也就是说,常用的散热装置的构造所对应的生产步骤需要许多人力方能完成,因而不利于生产自动化。经统计,若各组件欲组合焊接以形成一个散热装置,需通过15人各耗费6分钟来实施。
于是,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失的可改善性,于是特地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发明。
因此,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通过注塑体接合形成的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通过注塑体接合形成的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其适于以非焊接方式而快速地生产。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模块;一热导管,该热导管具有一传输段、一热能输入段及一热能输出段,该热能输入段与该热能输出段分别自该传输段两端延伸形成,该热能输入段与该热能输出段各具有一接触面,并且该热能输入段的接触面与该热能输出段的接触面两者至少其中之一抵接于该散热模块;以及一经注塑固化的注塑体,该经注塑固化的注塑体接合于该散热模块及抵接于该散热模块上的该热导管部位,以通过该注塑体而能保持该散热模块及抵接于该散热模块上的该热导管接触面的相互抵接。
本发明的实施例又提供一种通过注塑体接合形成的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该通过注塑体接合形成的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包括:设置一散热模块与一热导管于一模具内,且将该热导管相反两端部位的至少其中之一抵接于该散热模块,以使该模具及该散热模块、该热导管包围界定出至少一注塑通道;注入一熔融状塑料于该模具内,使该熔融状塑料充填于该注塑通道;以及将该熔融状塑料固化形成一注塑体,通过该注塑体接合于该散热模块及抵接于该散热模块上的该热导管部位,以保持该散热模块以及该热导管的相互抵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散热装置及通过注塑体接合形成的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其适于以注塑成型生产散热装置,以使散热装置的生产流程趋向自动化,进而大幅地降低人力成本。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附图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散热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通过注塑体接合形成的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的导热群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的导热群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的导热群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的导热群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的导热群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的导热群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的导热群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的导热群组第三实施例的变化类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的散热群组第四实施例的变化类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的散热群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的散热群组第五实施例的散热单元分解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的散热群组第五实施例沿图13中的切线A-A的剖视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的散热群组第五实施例沿图13中的切线B-B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17,其为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其中,上述附图所提及的形状与相关数量,仅用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以便于了解其内容,而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36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雾参数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蓄电池极耳沾取助焊剂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