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空气轮胎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62882.4 | 申请日: | 2013-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7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崔锡柱;金学柱;金万燮;高桔柱;姜祁昊;崔允榛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轮胎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C7/00 | 分类号: | B60C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许向彤;陈英俊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空气轮胎,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支撑车辆的负载、与地面接触的接触表面均匀、并且通过应力的扩散改善辐条的耐久性以改善行驶品质的无空气轮胎。
背景技术
通常,轮胎是车辆的部件之一,并且与道路表面直接接触。在轮胎中存在的空气通过例如弹簧的缓冲作用来吸收由道路表面的不平坦导致的振动而进一步改善行驶品质。
可以实现车辆的可控性的轮胎可以根据其结构被分类为辐射轮胎、无空气轮胎和实心轮胎等。其中,辐射轮胎(空气轮胎型)通常用在汽车或没有特殊目的的车辆中。辐射轮胎具有复杂的结构,并且通过八道工艺来制造。
而且,在辐射轮胎中,存在下述不方便:应当检查对于性能和安全性的展示而言绝对重要的气压。而且,辐射轮胎具有下述安全问题:在车辆行驶时,外部物体和振动损害轮胎。
不像该空气轮胎那样,无空气轮胎是一种可以通过材料和工艺简化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并且通过能够减小耗能量和所产生的有害材料量的新的工艺和结构来生产的轮胎。而且,无空气轮胎不引起因为气压等的不足导致出现的问题。另外,无空气轮胎具有防止在辐射轮胎的情况下形成的驻波形状的优点和显著改善旋转阻力的优点。
无空气轮胎具有与辐射轮胎完全不同的结构。此外,不像辐射轮胎那样,无空气轮胎在设计上根本不使用压缩空气。因此,无空气轮胎没有因为气压的损耗或不足引起的在车辆行驶期间可能出现的事故的风险。而且,不像辐射轮胎的情况那样,可以通过材料和工艺简化来显著地降低无空气轮胎的生产成本。
根据该无空气轮胎的结构,该无空气轮胎包括:由弹性材料构成的主体;作为胎面并且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胎冠;以及与胎冠接合并且延伸的侧壁。
而且,已知作为韩国专利申请公布第2004-0027984号的免充气轮胎,该免充气轮胎包括:用于支撑负载的加强环形带;以及多个网状辐条,用于在被拉紧时在环形带和车轮或轮毂之间传输负载力。近些年来,也已经在韩国专利第1043001号中介绍了适于通过蜂巢形状的缓冲部分执行缓冲作用并且维持向轮胎施加的压力的无空气轮胎。
在包括多个网状辐条的无空气轮胎的情况下,已经介绍了仅通过网状辐条的张力来支撑负载。
然而,当通过张力和压缩力来支撑负载时,与仅通过张力来支撑负载的情况作比较,可以获得更稳定和适当的胎面面积。而且,因为能够最大化诸如可控性、制动力和行驶品质的车辆性能,所以可以预期进一步改善的车辆性能。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韩国专利第0810935号(2008年2月29日)
[专利文件2]韩国专利第1043001号(2011年7月14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空气轮胎,所述无空气轮胎支撑车辆的负载,其与地面接触的接触表面均匀,并且改善辐条的耐久性和从道路表面产生并且被传输到驾驶员的振动的吸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无空气轮胎包括:第一和第二带,它们面向彼此,并且在其间插入一定距离;多个辐条,其将所述第一带连接到所述第二带,并且以一定间隔设置;以及连接相邻的辐条的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所述辐条包括:第一构件,其一端从所述第一带向所述第二带弯曲;以及第二构件,其一端从所述第二带向所述第一带弯曲。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的另一端彼此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在相反方向上弯曲。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可以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彼此连接的部分处并且连接相邻的辐条以形成一个辐条单元,并且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可以位于相邻的第二构件之间,以连接相邻的辐条单元。
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可以交错地布置。
所述无空气轮胎可以进一步包括:胎面,其连接到所述第二带的外表面;以及,加强层,其位于所述第二带和所述胎面之间。
所述加强层可以是选自由下述部分构成的组的一个:钢丝、钢带、纤维线缆、复合材料、空管及其组合。
所述加强层可以是选自由下述部分构成的组的一个:玄武岩纤维、基于玄武岩纤维的细丝及其组合。
所述第一和第二带的每一个可以是选自由下述部分构成的组的一个:玄武岩纤维、基于玄武岩纤维的细丝及其组合。
所述第一构件的曲率半径(R1)可以是40mm或更大并且小于50mm,并且所述第二构件的曲率半径(R2)可以是30mm或更大并且小于40mm。
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的长度可以比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长度更长。
所述第二构件的长度可以比所述第一构件的长度更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轮胎株式会社,未经韩国轮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28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