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镀前处理除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2645.8 | 申请日: | 2013-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3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陆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溪市卓越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34 | 分类号: | C25D5/34;C25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电镀前处理除油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是指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腐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在一系列电镀工序中,除油清洗是电镀前处理的重要环节;除油的关键就是除油剂的选择。根据电镀工件表面油污的特性和玷污程度,将采用不同的除油方法。目前,对于合金类电镀件,一般采用化学除油的方法,利用热碱溶液对油脂的皂化和乳化作用,将电镀件表面油污除去。此种方法虽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但是除油时间较长,而且无法将电镀件表面油脂完全除去,只能作为预除油;采用此种除油方法,不利于之后的电镀工序,甚至导致电镀工件的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活化工件表面,提高基体与镀层结合力的电镀前处理除油方法。
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镀前处理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用E260华普除油粉配比除油液浓度为46克/L,工作温度在51度,电解时间控制在58秒,电解密度为2.8A/dm2,注清水于电解槽内,升温至51度,按比例加入该型号除油粉,充分搅拌至溶解后即可作业。
电解液维护:及时清除槽液表面浮油及池底残渣。防止金属离子的污染,为保证洁净,定期用瓦楞板进行小电流阴极处理。
用途和特性:
1、用于锌、铜及其合金件的阴极电解除油,对各类金属基体均无腐蚀,并能恢复工件的原有光泽。
2、可活化工件表面,提高基体与镀层结合力。
3、具优良的乳化渗透性能,可彻底清除工件表面残留的蜡垢。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镀前处理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用E260华普除油粉配比除油液浓度为46克/L,工作温度在51度,电解时间控制在58秒,电解密度为2.8A/dm2,注清水于电解槽内,升温至51度,按比例加入该型号除油粉,充分搅拌至溶解后即可作业。
电解液维护:及时清除槽液表面浮油及池底残渣。防止金属离子的污染,为保证洁净,定期用瓦楞板进行小电流阴极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溪市卓越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兰溪市卓越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26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