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流变液和记忆合金交替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2350.0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7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陈松;杨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3/12 | 分类号: | F16H13/12;F16D13/4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5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变 记忆 合金 交替 传动 装置 | ||
1.一种磁流变液和记忆合金交替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轴、从动轴、磁流变液传动机构和中间机构,所述磁流变液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在主动轴上,所述磁流变液传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中间机构与从动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记忆合金传动机构,每个记忆合金传动机构包括一个固定在主动轴上的主动摩擦盘、一个与主动摩擦盘相对设置的从动摩擦盘和至少一个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的输入端与从动摩擦盘固定连接,传动单元的输出端通过中间机构与从动轴固定连接,每个传动单元具有一个由记忆合金制成的伸缩部分,该伸缩部分处于伸长状态时推动从动摩擦盘与主动摩擦盘接合,并将主动摩擦盘输出的转矩通过中间机构传递到从动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变液和记忆合金交替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液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内圆筒、从动外圆筒、励磁线圈、两个端盖、两个油封和两个磁轭,所述主动内圆筒固定在所述主动轴上,所述从动外圆筒设置在主动内圆筒的外部,且从动外圆筒的内径大于主动内圆筒的外径,所述两个端盖分别与从动外圆筒两侧的筒壁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油封分别设置在两个端盖与主动轴的间隙内,主动内圆筒、从动外圆筒、两个端盖和两个油封形成密闭工作腔,所述密闭工作腔内装有磁流变液,所述励磁线圈环绕在从动外圆筒的外部,且励磁线圈包裹在两个磁轭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流变液和记忆合金交替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机构包括一个支架和一个连接套,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两个端盖中的其中一个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套固定连接,连接套固定连接在所述从动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流变液和记忆合金交替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包括一个记忆合金传动机构, 该记忆合金传动机构包括一个主动摩擦盘、一个从动摩擦盘和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4~8个传动单元,每个传动单元的输入端与从动摩擦盘固定连接,每个传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每个传动单元的伸缩部分位于支架与从动摩擦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流变液和记忆合金交替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机构包括两个支架和一个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固定连接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的两个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动内圆筒的两侧,其中一侧的支架一端与连接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该侧的端盖固定连接;另外一侧的支架一端与该侧的端盖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主动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流变液和记忆合金交替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包括两个记忆合金传动机构,所述的两个记忆合金传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动内圆筒的两侧,记忆合金传动机构包括一个主动摩擦盘、一个从动摩擦盘和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4~8个传动单元,每侧记忆合金传动机构的传动单元输入端与该侧记忆合金传动机构的从动摩擦盘固定连接,输出端均与该侧的支架固定连接,传动单元的伸缩部分位于对应支架与从动摩擦盘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磁流变液和记忆合金交替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导杆、螺母、挡圈、第一弹簧和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第二弹簧,导杆贯穿支架并与支架固定连接,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从动摩擦盘上,第二弹簧设置在导杆上并位于从动摩擦盘与支架之间,导杆的另一端设有螺纹,所述挡圈连接在导杆的螺纹端上,第一弹簧设置在导杆上并位于挡圈与支架之间,螺母连接在导杆的螺纹上用于防止挡圈被顶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流变液和记忆合金交替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盖和右端盖通过螺钉分别连接在从动外圆筒左、右两侧的筒壁上,且左端盖和右端盖与从动外圆筒的筒壁之间均设有密封垫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流变液和记忆合金交替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内圆筒、从动外圆筒和两个磁轭均采用软磁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流变液和记忆合金交替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液驱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隔磁铜环,所述隔磁铜环将从动外圆筒分隔为至少两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23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栅格柱式推力轴承支撑结构
- 下一篇:深冰下基岩取芯钻具反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