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色玻璃板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1582.4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3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利;陆亚静;李峰;余宗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6 | 分类号: | B32B1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色 玻璃板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色玻璃板及制造方法,特别是玻璃层刷纹网印复合技术及制造方法,属于玻璃深加工与家电面板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面板,特别是冰箱、空调、洗衣机等此前多采用彩釉钢化玻璃替代塑料、铝板和不锈钢板。彩釉钢化玻璃与高档装饰的不锈钢相比具有正面耐划伤、抗冲击、易清洁、耐老化的优势,但是玻璃深加工领域在彩釉玻璃外观、质感和肌理方面与精加工的不锈钢相比尚存差异,因此应用越来越少。目前应用的还有仿金属的玻璃板,金属膜通过胶黏剂粘贴在玻璃背面上,但这种玻璃板的制造成本很高,且其理化耐抗性能达不到质量需求,使用一段时间后,金属膜和玻璃板之间的胶黏剂容易发黄,影响产品的外观;再有胶黏剂由于水分等的侵入,容易失去胶黏性,金属膜与玻璃板隔裂,甚至从玻璃板上脱落。另外,这种玻璃板的反光度高,会产生一定的镜面反射光污染现象。
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新型的玻璃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且制造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的新产品及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及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采用玻璃表面磨毛、刻丝、印刷叠合工艺优化创新具有不锈钢拉丝背景、立体浮雕图案的家电面板装饰玻璃的制造方法,一是在未钢化的玻璃表面磨毛形成磨毛面,二是在玻璃磨毛面刻丝制纹;三是在玻璃刻丝制纹后进行钢化或热弯;四是在平板或弧弯玻璃的镀膜层上网版印刷图案层,金属色彩面层及封底保护层。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金属色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一是在未钢化的玻璃表面磨毛形成磨毛面,二是在玻璃磨毛面刻丝制纹;三是在玻璃刻丝制纹后进行钢化或热弯;四是在平板或弧弯玻璃的镀膜层上网版印刷图案层,金属色彩面层及封底保护层。增加磨毛面是为了使透明玻璃一面粗糙,呈半透明状,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在品质方面增加金属色彩面层与玻璃板的附着力,另一方可以在外观方面降低成品玻璃的反光强度,避免产品产生的镜面光污染,使其更像不锈钢材质的半亚光质感肌理。
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该金属色玻璃板包括玻璃基板,在玻璃基板的一面设有一层磨毛面,在磨毛面上设有制丝层,在制丝层上设有金属色网印彩面层,在金属色网印彩面层上设有封底保护层;该方法包括:
步骤1、选取2—6mm厚的超白或普通浮法透明玻璃,形成玻璃基板;
步骤2、在玻璃基板的一面,通过磨毛机打磨形成粗糙的磨毛面;
步骤3、在磨毛面上通过减除法凹线刷纹方式形成制丝层;
步骤4、在刻丝后对玻璃基板进行切裁、磨边、钢化或热弯,形成钢化玻璃基板;
步骤5、在制丝层上印刷金属色网印彩面层;
步骤6、在金属色网印彩面层上网印或滚涂封底保护层。
在所述的制丝层和金属色网印彩面层之间,通过网印法印刷图案层。
在步骤3中减除法凹线刷纹方式是设备通过1帕—1000帕压力、1米/分钟—20米/分钟速度的调节,实现不同长度,不同密度、线宽、间距形成的刷纹制丝肌理外观层。
在步骤5中金属色网印彩面层采用铝粉+色墨+透明树脂调和而成的油墨涂层,使用100目—150目网版进行印刷后160℃—180℃烘干固化。
在上述步骤6中,封底保护层采用高耐抗屏蔽封底油墨,使用100目—150目网版进行两次刮印后160℃—180℃烘干固化。
图案层采用透明或加粉加色半透明油墨,使用100目—200目网版进行印刷后160℃—180℃烘干固化。
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玻璃磨毛面刻丝制纹,然后进行钢化或热弯定型能够保证玻璃成品的抗冲击强度达标,同时解决了在热弯成型后玻璃内面刻丝制纹的难题。同时,本技术方案简化了工艺难度,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复合层之间的附着牢度,降低镜面反射的光污染现象,更加完美的模仿高档装饰不锈钢拉丝板材半哑光非镜面的质感肌理效果,又克服了金属膜和玻璃板之间的胶黏剂容易发黄的问题,以及金属膜与玻璃板隔裂,甚至从玻璃板上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其中有:玻璃基板1,磨毛面2,制丝层3,图案层4,金属色网印彩面层5,封底保护层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15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通信装置的混合天线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