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退热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60520.1 | 申请日: | 2013-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1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梁奕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信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P29/00;A61P31/04;A61K31/045;A61K31/14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 地址: | 5372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退热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退热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烧是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药物降温影响健康;而传统物理的湿毛巾冷敷、冰枕冰帽、温/冷水浴、酒精擦浴等方法虽可行,但同时存在下列问题,一是需反复更换、擦拭,效果不稳定,护理工作繁重;二是使用冰帽由于瞬间过冷刺激,易引发寒战,汗毛孔关闭,短暂体温升高易发生抽搐。
申请号为201210227409.8的中国发明专利介绍了一种小儿发烧退烧膏,所述的该退烧膏包括蝉蜕、钩藤、地骨皮、栀子、鸡蛋黄,其中蝉蜕、山栀子各9克,地骨皮5克,钩藤3克,鸡蛋黄一枚,主要对小儿发烧有特效。本发明提供的纯中药配方退烧膏,制作使用方便,无副作用,使用效果极佳。
但上述退烧膏退烧效果差,不能及时退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退热效果好的退热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退热液,每升退热液由以下原料组成:
双烷基季铵盐 1.7-1.9g
甘油 30-50ml
薄荷醇 0.1-1.3g
乙醇 250-500ml
中药提取物 3-6g
纯化水 余量。
优选的,每升退热液由以下原料组成:
双烷基季铵盐 1.8-1.9g
甘油 40-50ml
薄荷醇 0.5-1.3g
乙醇 400-500ml
中药提取物 4-6g
纯化水 余量。
更为优选的,每升退热液由以下原料组成:
双烷基季铵盐 1.8g
甘油 40ml
薄荷醇 0.5g
乙醇 400ml
中药提取物 4g
纯化水 余量。
优选的,所述双烷基季铵盐为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烷基季铵盐分子带正电荷,可与细菌粘附在一起,干扰细菌外壁的代谢,造成细菌细胞壁代谢紊乱,从而导致细菌死亡,达到抗菌的目的。本发明所用的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化学稳定性好,具有柔软、杀菌、消毒、乳化、保湿等多种性能。
在本发明中所述薄荷醇为天然的薄荷醇,中医表明薄荷具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的功效,在本发明中薄荷醇主要起到杀抗菌、清热、祛风的作用。
所述乙醇为无水乙醇,本发明中乙醇起到退热、降温的作用。
本发明甘油是作为吸湿剂、黏度改进剂、溶剂。
本发明的中药提取物中富含多种抗炎、抗菌、清热镇痛成分,起到清热、保湿、黏度改进剂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提取而成:
黄芩 10-30份
黄柏 10-30份
土茯苓 10-30份
木鳖子 10-30份
艾叶 10-30份。
黄芩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在临床应用上,黄芩的抗菌性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的功效。
土茯苓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
木鳖子有消肿散结,祛毒的功效。
艾叶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散寒止痛,温经止血。
更为优选的,所述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提取而成:
黄芩 10-20份
黄柏 20-3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信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信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05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