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棉除杂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0506.1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5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祺尚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3/00 | 分类号: | D01G1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盛泽镇西二***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棉除杂机。
背景技术
棉花的纤维细长柔软,具有非常好的保暖性能,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但是棉花在刚采摘时,生长成一团,上面伴随有棉籽,不利于工业生产,需要进行加工。棉花在采摘后需要经过轧花、开棉加工工艺,去除棉花中的棉籽,将成团的棉花制作松散。
在纺织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纱线的质量,常常需要将棉纤维与其它纤维混纺,包括棉与其它天然纤维的组合,也包括棉与各种化纤的组合,通常棉多与化纤组合成各种花色品种、兼具各方优点的实用面料。在混纺的过程中,各种纤维交叉程度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纺线质量的高低。但是在混纺时各种纤维,尤其时天然纤维纠缠在一起,难以分开,而且棉纤维以及其它纤维中含有一些杂质,这些都影响了纺线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将混棉和除杂工艺同时完成的混棉除杂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混棉除杂机包括进料装置、旋转筒、筛料斜坡、出料筒;所述进料装置上设计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进料口,所述旋转筒装配于所述进料装置的下方,所述旋转筒竖直向可旋转装配,上下相通;所述筛料斜坡倾斜放置于所述旋转筒的下方,筛料斜坡的上部为网格状,其下部通过送料辊与出料筒相连接,所述出料筒竖直放置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出料筒的下方装有吹送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筒的下部为漏斗状,上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倒扣漏斗状的分料斗。
作为优选,所述筛料斜坡的下部安装有倾斜放置的废料斜坡,所述废料斜坡下方安装有废料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辊下方对应的筛料斜坡位置设计有凹下的圆弧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混棉除杂机通过进料装置上多个进料口向机器内加入不同的纤维原料,通过旋转筒不断旋转将纤维分布的更加均匀,所述筛料斜坡在机器内做筛料晃动,将混合纤维中的废料通过筛料斜坡的网格漏出去,所述送料辊将混合后的纤维原料送入出料筒的下口,由吹送装置将其吹送出去;该混棉除杂机在混合纤维的同时具有除杂功能,吹送装置距离混合纤维的旋转筒较远,混合纤维时受到的气流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混棉除杂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装置;2、旋转筒;21、分料斗;3、筛料斜坡;4、出料筒;5、送料辊;51、圆弧槽;6、吹送装置;7、废料斜坡;8、废料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中实施例所示,该混棉除杂机包括进料装置1、旋转筒2、筛料斜坡3、出料筒4;所述进料装置1上设计有两个进料口,所述旋转筒2装配于所述进料装置1的下方,所述旋转筒2竖直向可旋转装配,上下相通;所述筛料斜坡3倾斜放置于所述旋转筒2的下方,筛料斜坡3的上部为网格状,其下部通过送料辊5与出料筒4相连接,所述出料筒4竖直放置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出料筒4的下方装有吹送装置6。
本混棉除杂机通常使用在棉纺原料生产线中,与其它的棉纺机械相连。使用时通过进料装置1上的两个进料口向机器内加入不同的纤维原料,通过旋转筒2不断旋转将纤维分布的更加均匀,所述筛料斜坡3在机器内做筛料晃动,将混合纤维中的废料通过筛料斜坡3的网格漏出去,所述送料辊5将混合后的纤维原料送入出料筒4的下口,由吹送装置6将其吹送出去;该混棉除杂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混合纤维的同时具有除杂功能,其吹送装置6距离混合纤维的旋转筒2较远,混合纤维时受到的气流影响较小。
如图1所示,所述旋转筒2的下部为漏斗状,上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倒扣漏斗状的分料斗21。这样进料装置1通过两个进料口送入的不同纤维原料通过分料斗21分散的更加均匀。旋转筒2的下部为漏斗状可以使混合后的纤维原料进入所述筛料斜坡3时更加集中。
如图1所示,所述筛料斜坡3的下部安装有倾斜放置的废料斜坡7,所述废料斜坡7下方安装有废料出口8。所述废料斜坡7和废料出口8的设计更加方便废料的收集。
所述送料辊5下方对应的筛料斜坡3位置设计有凹下的圆弧槽51。所述圆弧槽51可以有效防止气流串入筛料斜坡3上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祺尚纺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祺尚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05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停转绕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废旧PET生产扁丝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