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变化热界面材料的生产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0252.3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脉导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73 | 分类号: | H01L23/3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变 界面 材料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材料的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相变化热界面材料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在使用时会产生热量,尤其是芯片部位,发热量大,而在发热装置和散热装置之间常常使用具有高导热性能的热界面材料来传导热量,以排除空气传热不良造成的热量累积。
通常的热界面材料有导热片、散热膏、相变化材料;导热片是固态的,使用方便,但当导热系数达到3.0w/m.K以上时,硬度明显升高,难以理想地排除界面之间的空隙。散热膏为粘稠膏状,即使高性能的散热膏,其仍然能够比较理想地排除界面间隙,但使用时需涂抹均匀,造成使用不便,界面贴合时被挤压出的多余的散热膏可能污染周围部件,且散热膏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发生固液分离,传热性能下降;相变化材料兼具导热片和散热膏的优点,室温时为片材,操作方便,受热时变成粘稠状,可以有效排除间隙。
而目前的相变化材料多时相变树脂添加导热粉体构成,为了使其有帖服的效果,往往需要增加增粘树脂来实现。长期冷热交替相变化材料发生位移,严重时可能会发生类似散热膏一样的相分离,造成导热性能的下降。目前相变化热界面材料已经有了商品化的应用,但尚未有一种相变化热界面材料的连续化生产设备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变化热界面材料的连续化生产设备。
所述的相变化热界面材料的连续化生产设备由预热段、压延段、成型段三部分构成。
其中,所述的预热段是由温度可控的加热板构成,加热板通过下方的加热管加热,加热板长度在40~80cm,过长的材料的预热没有帮助,过短的加热板不利于生产。
所述的压延段由两组或多组温度可控的热辊构成。辊轮的辊轮的温度应是可调的。辊轮的温度控制在50℃~70℃之间。
所述的成型段是在半封闭的箱是隧道内间隔一定间距加装加热辊轮或紫外灯构成。成型段的长度徐大于等于10米,过短的长度不利于反应的完全。加热辊的最高可调节温度不低于90℃,紫外灯的功率不低于13W。加热辊轮与紫外灯可同时安装也可或者只安装其中一种。
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实现相变化热界面材料的连续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相变化热界面材料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表示相变化热界面材料的保护膜,2表示预热段的加热板,3表示为加热板提供热量的温度可控的加热管,4表示压延段的温度可控辊轮,5表示成型段半封闭的箱式隧道,6表示隧道内的加热辊轮,6′表示隧道内的紫外光固化灯。
具体实施方式
本设备运行时,相变化热界面材料的保护膜1经过加热板2预加热后进入温度可控的压延段4利用辊轮进行压延,而后进入成型段半封闭的箱式隧道5进行加热固化,完成材料的生产。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脉导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脉导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0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立式电容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