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块地膜的清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0109.4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0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田百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峡百年农机装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刘淑芬 |
地址: | 472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块 地膜 清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回收地膜净化土壤的大块地膜的清除装置,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地膜栽培技术在上世纪70年代被引入中国。地膜是一种塑料薄膜,铺上它,可以增温、保湿、保土、保肥、防虫等等。尤其在干旱地区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成为我国旱作农业的一项核心技术。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和使用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测算,2010年全国农业塑料地膜年销售量达到118.4万吨,覆盖面积达3.5亿亩;2011年全国塑料大棚塑料薄膜年销售量约100万吨,覆盖面积达5440多万亩。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等西部地区开始在棉花、玉米、蔬菜种植上大范围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使得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进入20世纪后,以“膜下滴灌”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继续刷新着各种农作物产量的增长纪录。集铺膜、下种、施肥、滴灌带铺设为一体的耕作方式,不仅节约了珍贵的水资源,也使得大量劣质农田、弃耕农田变成高产田,已经成为西北地区各地农民增收的“法宝”。
但是,很多人也许想不到,可以增产的地膜,也会带来危害。随着地膜使用量逐年增大,覆膜带来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目前我国地膜污染最严重的地方要数新疆的棉花种植区。2008年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新疆地区棉田中,地膜残留量平均每公顷265.3公斤,并且随着覆膜年限越长,污染越严重。在新疆,连续覆膜10年、15年和20年的棉田,地膜残留量分别为262公斤/公顷、350公斤/公顷、430公斤/公顷,最严重污染田块农用地膜残留量高达597公斤/公顷。这是什么概念呢?一般情况下,如果要给1公顷土地铺上地膜,使用量约为60公斤,597公斤的地膜残留量相当于地里已经储存了10层地膜了。
这些由聚乙烯制成的地膜本身无法降解,如果任由其大量残留在地里,很多年后这些农田就有可能无法再生长作物,大量的地膜残留,将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除了对农业的影响之外,土壤中裹含着大量的白色污染,会不会对环境、水土造成危害,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目前研究工作还未涉及。
据新疆自治区农科院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作物产量随残膜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以棉花为例,当土壤中残膜量达到每亩3.5公斤时,至少减产15%。一些农业专家指出,近年来,新疆各地都大力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高新节水等技术,但作物的增产效果基本被残膜抵消。
还有种子播种之后如果刚好处在碎片上,对它的发芽就有影响,缺苗的现象可能非常严重,导致减产。另外会影响到水分和养分的运移,对农作物根系的生长有影响。据测定,残膜污染严重的土壤会使小麦产量下降2%~3%,玉米产量下降10%左右,棉花产量则下降10%~23%。
农田残留地膜还可以使土壤环境恶化,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抗旱能力,引起次生盐渍化,板结且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减产。据测定,播在残膜上的种子,烂种率可达6.92%,烂芽率达5.17%,减产量达12%左右。此外,它还影响农机作业质量。
目前清除地膜主要靠机械搂扒,人工捡拾,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块地膜的清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地膜清除主要靠机械搂扒,人工捡拾而造成的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块地膜的清除装置,包括通过支撑架用于升降装配在轮式行走车辆的车架上的搂扒装置,搂扒装置具有转动装配在支撑架上的柱状本体,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柱状本体转动的驱动机构,柱状本体的外周面沿直径方向设置有上下两排对称的向外延伸的扒齿,支撑架上还固定有地膜筐,地膜筐上于搂扒装置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用于将搂扒装置上的地膜扒入地膜筐中的收取扒,收取扒具有伸缩杆部以及伸缩杆部上固定的用于勾地膜的钉头部。
所述的钉头部具有一排钉头,各个钉头与相邻的扒齿之间的间隙相对应。
所述的伸缩杆部为液压缸杆部。
所述的柱状本体的横截面为圆形,其外周面上设置的扒齿为两排,两排扒齿对称设置。
所述的地膜筐为网筐。
本发明的搂扒装置通过支撑架升降设在轮式行走车辆上,在轮式行走车辆行走时,搂扒装置的扒齿会扒到地面上大块的地膜,这时候驱动转装置使柱状本体转动,地膜被带到上面,收取扒的伸缩杆部伸长,钉头部勾住地膜后,伸缩杆部缩回将地膜收入地膜筐中,不需要人工捡拾,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
本实施例中的地膜筐为网筐,在地面被收入地膜筐中时候,地膜筐中的空气会由地膜筐的网格中溢出,方便将地膜收入地膜筐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峡百年农机装配有限公司,未经三门峡百年农机装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01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