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圆形线圈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59860.2 | 申请日: | 2013-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5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大泽益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线圈 制造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非圆形线圈的制造装置,其中,
该非圆形线圈的制造装置包括:
一对摆动片(22、23),其基端侧被支承为摆动自由且其顶端间隔能够扩大或者缩小;
操作片(31),其通过被插入上述一对摆动片(22、23)的顶端之间、或者自上述一对摆动片(22、23)的顶端之间脱离,从而使上述一对摆动片(22、23)的顶端间隔扩大或者缩小;及
绕线机构(14、27),其用于在上述一对摆动片(22、23)的因被插入上述操作片(31)而扩大了的顶端的外周卷绕线材(18),从而形成非圆形线圈(90),
上述操作片(31)在被插入上述一对摆动片(22、23)的顶端之间的状态下,其不与上述一对摆动片(22、23)相接触的两个侧面(31d、31e)相互向外侧鼓出而弯曲,并且该两个侧面(31d、31e)与上述一对摆动片(22、23)的待卷绕上述线材(18)的外周面连续地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圆形线圈的制造装置,其中,
该非圆形线圈的制造装置还包括:
第一引导构件(36),其供上述一对摆动片(22、23)的基端侧插入,并用于从宽度方向一侧对被卷绕于上述一对摆动片(22、23)的顶端的线材(18)的卷绕宽度进行限制;及
第二引导构件(37),其以能够使上述一对摆动片(22、23)的顶端侧脱离的方式供该上述一对摆动片(22、23)的顶端侧插入,并用于从宽度方向另一侧对被卷绕于上述一对摆动片(22、23)的顶端的上述线材(18)的卷绕宽度进行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圆形线圈的制造装置,其中,
该非圆形线圈的制造装置还包括:
筒状线圈骨架(19),其安装于上述一对摆动片(22、23)的顶端,供线材(18)卷绕,
在上述第一引导构件(36)与上述一对摆动片(22、23)之间形成有供上述筒状线圈骨架(19)的一侧的外周缘进入的第一间隙(36a),
在上述第二引导构件(37)与上述一对摆动片(22、23)之间形成有供上述筒状线圈骨架(19)的另一侧的外周缘进入的第二间隙(37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圆形线圈的制造装置,其中,
该非圆形线圈的制造装置还包括:
拉拔机构(70),其用于将上述一对摆动片(22、23)自上述第一引导构件(36)拔出。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圆形线圈的制造装置,其中,
该非圆形线圈的制造装置还包括:
线材成形装置(100),其用于使线材(18)的、与上述操作片(31)的上述两个侧面(31d、31e)相接触而弯曲地卷绕的部分呈直线状,
上述线材成形装置(100)包括:
设置片(102),其供非圆形线圈(90)设置,该非圆形线圈(90)是通过在上述一对摆动片(22、23)的扩大了的顶端的外周卷绕线材(18)而成的;
一对按压构件(103),其用于自两侧夹持并按压上述非圆形线圈(90)的弯曲部(90a);
按压构件移动驱动器(106),其用于使上述一对按压构件(103、103)相互之间的间隔缩小;
一对支承构件(113),其用于自与上述一对按压构件(103、103)夹持上述非圆形线圈(90)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夹持并压制上述非圆形线圈(90);及
支承构件移动驱动器(116),其用于使上述一对支承构件(113、113)相互之间的间隔缩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圆形线圈的制造装置,其中,
上述非圆形线圈(90)为椭圆形状,
上述设置片(102)以这样的方式配置:上述一对按压构件(103)位于上述非圆形线圈(90)的短径方向上,上述一对支承构件(113)位于上述非圆形线圈(90)的长径方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未经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98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