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9731.3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朱东风;黄欣;王华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增城和运五金加工厂 |
主分类号: | H01R13/516 | 分类号: | H01R13/516;H01R13/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属于电子连接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接器大多数包括由第一端子组和上绝缘体构成的第一主体以及由第二端子组和下绝缘体构成的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固定在第一主体底部形成连接器主体。这种连接器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用户需要,但其缺点是: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的端子头部容易翘起,不利于与外部部件对应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端子前端不翘起的连接器。
本发明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上绝缘体、下绝缘体和固定壳,所述一端子组和上绝缘体一体成型且第一端子组的两端均伸出上绝缘体构成第一主体,所述第二端子组和下绝缘体一体成型且第二端子组的两端均伸出下绝缘体构成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固定在第一主体的底部构成连接器主体,所述固定壳安装在连接器主体的前端,所述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的输入端通过固定壳固定。
在上述基础上,本发明所述固定壳上开有上排孔和下排孔,其前端的上下侧开设由固定孔和下固定孔,所述第一端子组的输入端穿过上排孔固定在上固定孔中,所述第二端子组的输入端穿过下排孔固定在下固定孔中。
本发明的连接器还包括外壳,所述连接器主体安装在外壳内,方便与外部部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连接器主体前端安装固定壳,使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的端子固定在固定壳上,解决了端子头部翘起的问题,方便连接器与外部部件连接,保证了连接器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连接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固定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组1、第二端子组2、上绝缘体3、下绝缘体4、固定壳5和外壳6,所述一端子组1和上绝缘体3一体成型且第一端子组1的两端均伸出上绝缘体3构成第一主体,所述第二端子组2和下绝缘体4一体成型且第二端子组2的两端均伸出下绝缘体4构成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固定在第一主体的底部构成连接器主体7,所述固定壳5安装在连接器主体7的前端,所述第一端子组1和第二端子组2的输入端通过固定壳5固定,所述连接器主体7安装在外壳6内,通过在连接器主体7前端安装固定壳5,使第一端子组1和第二端子组2的端子固定在固定壳5上,解决了端子头部翘起的问题,方便连接器与外部部件连接,保证了连接器的质量。
如图2、3所示,本发明所述固定壳5上开有上排孔51和下排孔52,其前端的上下侧开设由固定孔53和下固定孔54,所述第一端子组1的输入端穿过上排孔51固定在上固定孔53中,所述第二端子组2的输入端穿过下排孔52固定在下固定孔54中,使第一端子组1和第二端子组2的端子不翘起来。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之权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增城和运五金加工厂,未经广州市增城和运五金加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97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长可调谐深紫外光激光器
- 下一篇:一种易更换且能承受大电流的接触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