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轮助力电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9104.X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6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姚宜吾;潘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宜吾 |
主分类号: | H02K7/02 | 分类号: | H02K7/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66100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轮 助力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尤其是一种飞轮助力电动机,属于电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机作为生产、生活中的动力机而被广泛应用。近年来更被大量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上。现有三相电动机由于其三个绕组在定子里是对称分布的,当通入三相电源时,即自动产生旋转磁场,使转子在磁场中受力转动,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向外输出动力,驱动其它机械工作。由于现有电动机的铁芯电枢、线圈绕组质量较重,在自身的重力下,随着电量的增加而增加运转负荷,当所带负载越大,则耗电越高,从而浪费了电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电动机在工作时运转负荷重,耗电量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轮助力电动机。
本发明提供的是这样一种飞轮助力电动机,包括其内设空腔,其一端设输出轴的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定子绕组和转子磁铁,其特征在于转子磁铁设置在壳体空腔壁上,定子绕组设置在空心轴上,与定子绕组相连的导线穿过空心轴向外引出与电源相连,空心轴通过轴承设置于壳体空腔内,并在壳体外设飞轮,以便通过导线给定子绕组通电后,即产生旋转磁场,使壳体及其上的输出轴、飞轮在磁场中受力转动,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通过飞轮增大转动惯性,在同样的电能供给下,提高电动机的转动速度,从而减轻电动机的转动摩擦,降低电动机的能耗,提高电动机的工作效率。
所述空心轴内端设凸缘,凸缘下方通过第一轴承与壳体空腔内的内轴孔相配接,空心轴外端通过第二轴承与壳体另一端的轴孔相配接,以通过轴承使壳体绕空心轴转动。
所述定子绕组为常规电动机定子绕组,固定在空心轴外壁。
所述转子磁铁为常规电动机转子磁铁,固定在壳体空腔壁上。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通过设置在壳体空腔壁上的转子磁铁,以及设置在壳体空腔内空心轴上的定子绕组,在通电状态下形成的旋转磁场,使壳体及其上的输出轴、飞轮在该磁场中受力转动,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通过飞轮增大转动惯性,在同样的电能供给下,提高电动机的转动速度,加之省去了质量较重的铁芯与碳刷,减轻了电动机转动负荷与转动摩擦,降低电动机的能耗,提高电动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飞轮助力电动机,包括其内设空腔3,其上端设输出轴8的壳体2,输出轴8通过连轴器与被驱动的其它机械相连,设于壳体2内的定子绕组5和转子磁铁4,转子磁铁4设置在壳体2空腔3壁上,定子绕组5设置在空心轴12上,与定子绕组5相连的导线13穿过空心轴12向外引出与电源相连,空心轴12通过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11固定于壳体2空腔3内,并在壳体2外设飞轮1,其中,空心轴12上端设凸缘9,凸缘9下方通过第一轴承7与壳体2空腔3内的内轴孔6相配接,空心轴12下端通过第二轴承11与壳体2下端的轴孔10相配接,以通过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11使壳体2绕空心轴12转动,所述定子绕组5为常规电动机定子绕组,固定在空心轴12外壁;所述转子磁铁4为常规电动机转子磁铁,固定在壳体2空腔3内壁上。
工作时,通过导线13给定子绕组5通电后,即产生旋转磁场,使壳体2及其上的输出轴8、飞轮1在磁场中受力转动,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向外提供动力,以驱动其它机械转动,同时通过飞轮1增大转动惯性,在同样的电能供给下,提高电动机的转动速度,从而减轻电动机的转动摩擦,降低电动机的能耗,提高电动机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宜吾,未经姚宜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91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硅整流电源
- 下一篇:二次电容器补偿的电流互感器式输电线路导线热融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