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炭结构的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8730.7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4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鹏;丁丽丽;邹博;赵凯;顾小雪;王子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12 | 分类号: | C01B31/1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22103 | 代理人: | 郭耀辉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结构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炭结构的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不同温度水处理控制稻壳活性炭结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发达的孔隙结构,它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子、食品、医药、催化剂等领域。活性炭的前驱体主要分为两类:(1)含碳的生物质,主要包括竹、木、果壳、果核、木材加工剩余物等;(2)含碳的石油化工产品以及一些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煤、石油、沥青、石油焦、碳纤维、聚氯乙烯、聚丙烯、酚醛树脂、呋喃树脂等。面对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问题,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许多研究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专利CN 102259855 A 公开了一种以竹子为原料生产环保型活性炭的方法。专利CN 101844764 A公开了一种以佛手渣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方法。专利CN 102020274 A 公开了一种利用物理活化法一次生产秸秆活性炭的新工艺。专利 CN 102020272 A 公开了一种利用稻壳灰生产水玻璃和活性炭的方法。由于生物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因此,由生物质生产活性炭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活化法和化学活化法。物理活化法需要高温,长时间,耗能大。化学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孔隙发达。化学活化剂主要包括:磷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氯化锌。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为活化剂的优点是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大,缺点是产率低,需要大量的碱,成本高且腐蚀设备。氯化锌活化的优点是工艺简单,炭化活化温度低,缺点是污染大。磷酸为活化剂优点是成本低,污染轻,产率高,磷酸可回收,缺点是活性炭的灰分偏高。对比以上几种方法,以磷酸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适合大规模生产。
稻壳是一种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同时也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稻壳的主要成分为碳和二氧化硅。稻壳的含碳部分约占稻壳质量的70%-80%,主要以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形式存在。二氧化硅约占稻壳质量的20%。以稻壳为原料生产活性炭和含硅材料具有巨大地经济效益。活性炭的孔结构影响活性炭的应用性能,通过有效的方法控制活性炭的结构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利用稻壳生产的活性炭中常含有二氧化硅,会对活性炭的孔结构性质产生影响。
本发明以稻壳为原料,结合磷酸活化法和水处理法,控制活性炭的孔结构,此种工艺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稻壳活性炭结构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简单的水处理条件的改变,实现了活性炭的孔结构和含硅量的控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稻壳与质量分数为50%-85%的磷酸以1:1-1:6的质量比混合,以20 ℃/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300-600 ℃,保持0.5-2 h,自然降温至室温。
(2)将步骤(1)中高温酸处理过的稻壳用20-100 ℃的水处理0.5-3 h,获得不同孔结构的活性炭。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方法可以控制活性炭的含硅量、孔隙和比表面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将稻壳与50%磷酸按质量比1:5混合,置于马弗炉中,以20 ℃/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500 ℃,活化0.5 h,自然降温至室温。将获得的产物用20 ℃水过滤、洗涤至中性。获得孔容为0.61 ml/g,比表面积为634 m2/g,二氧化硅含量为32.2%的活性炭。
实施例2:改变水的温度为40 ℃,其余条件如实施例1所述。获得孔容为0.93 ml/g,比表面积为847 m2/g,二氧化硅含量为21.9%的活性炭。
实施例3:改变水的温度为60 ℃,其余条件实施例1所述。获得孔容为1.34 ml/g,比表面积为1213 m2/g, 二氧化硅含量为14.1%的活性炭。
实施例4:改变水的温度为80 ℃,其余条件实施例1所述。获得孔容为1.93 ml/g,比表面积为1795 m2/g,二氧化硅含量为8.9%的活性炭。
实施例5:改变水的温度为100 ℃,其余条件实施例1所述。获得孔容为2.03 ml/g,比表面积为1821 m2/g,二氧化硅含量为8.3%的活性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8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