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摩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8540.5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5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欢欢;刘冬旭;朱世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且尤其涉及一种按摩床。
背景技术
通常按摩床底架有木架、铁架喷朔、不锈钢架、铝合金架,一般木架成本比较高,其次是铝合金和不锈钢架。其中铁架相对实惠,牢度也可靠,缺点是时间长了以后,油漆会脱落,接口处会开胶。不锈钢架推荐使用在洗浴搓背或有水等场所,即便水分多湿度高也不易生锈。铁架喷朔看上去很光滑,而且也不易生锈,也容易焊接成结实的,只是在太湿的场所不如不锈钢耐锈。实木床架的按摩床可靠度也较高,且给人的档次较高,但由于成本较高,导致价格也较高。
市面上现有的此类产品主要以自动按摩椅的功能与本发明较为接近,即通过按摩固定部位,并始终以某个位置为作用单位,进行单点式按摩,以缓解某一固定位置的疲劳以及酸痛等,使使用者感到舒适和精神放松,而市面上的按摩床主要有助于理疗过程中的各种角度、方位的按摩要求,辅助按摩师进行相应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的按摩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按摩床,包括:按摩枕垫板,所述按摩枕垫板上设置至少一个按摩枕;直线导轨,位于所述按摩枕垫板下方,支撑所述按摩枕垫板;上齿条,固定设置于所述按摩枕垫板的下方;至少一个齿轮,和所述上齿条配合使用;电机,通过曲柄连杆传动,驱动所述齿轮转动。
可选的,所述齿轮的数量为两个。
可选的,在两个所述齿轮之间设置一保持板。
可选的,所述电机依次连接曲柄、连杆后,和所述保持板相连。
可选的,还包括四个床脚,所述床脚为金属的方管。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床四周的侧边,所述侧边为金属的圆管。
可选的,所述直线导轨为直线双导轨。
本发明按摩床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发明按摩床通过按摩床自身的运转,达到对使用者整个背部进行区域性按摩的效果,大大增加了按摩的区域,改善了背部按摩的效果,能使使用者的疲劳得到缓解,到达保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按摩床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按摩床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按摩床的移动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按摩床,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按摩床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按摩床的立体图。本发明提出一种按摩床,包括:按摩枕垫板6,所述按摩枕垫板6上设置至少一个按摩枕;直线导轨11,位于所述按摩枕垫板6下方,支撑所述按摩枕垫板6,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导轨11为直线双导轨;上齿条7,固定设置于所述按摩枕垫板6的下方;至少一个齿轮8,和所述上齿条7配合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齿轮8的数量为两个,在两个所述齿轮8之间设置一保持板10;电机3,通过曲柄连杆传动,驱动所述齿轮8转动,所述电机3依次连接曲柄4、连杆5后,和所述保持板10相连。
电机3作为动力源,将动力传递给曲柄4,曲柄4做匀速圆周运动,以此带动连杆5运动,连杆5带动齿轮8进行往复运动,通过固定齿条9——双齿轮8——移动齿条7的组合形式,将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中滑块的最大行程距离提高了3倍,并将直线运动传递给按摩枕垫板6,最终使其带动安装在其上的按摩枕,以完成自动按摩的功能。
齿轮8与保持板10之间通过深沟球轴承连接,以此保证两者运动时的相互关系和润滑性。按摩枕垫板6通过6个直线轴承与直线导轨11连接,使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相互之间的摩擦力,以保证电机3的选型及其寿命。
本发明主要以方管和圆管作为搭建按摩床外形结构的主体材料,这样搭建保证了按摩床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简洁性,同时也方便在床身内部搭建传动部件和传动机构。本发明按摩床还包括四个床脚2,所述床脚2为金属的方管,还包括位于床四周的侧边1,所述侧边1为金属的圆管。四个床脚的方管2放在床身侧边的圆管1的里面,并与床身侧边的圆管1的两端保证一定距离,使其构成外伸梁的形式,以防止使用者在使用时出现因整体重心偏移而导致床身不稳所产生的床体侧翻。增强了床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图3所展示的为放置在按摩枕下面的移动齿条7,而在其下面的固定齿条9的结构也与其相同,在齿条的下面,有一块垫板7.2通过螺纹连接与移动齿条7相联接,以方便移动齿条与方管之间的联接;在移动齿条7的两侧,有两块挡板7.1通过螺纹连接与移动齿条7相联接,以防止与其啮合的齿轮8左右摇摆,甚至脱离轨道,保证了整个运动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85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