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矿脱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8452.5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1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衣德强;刘安平;甘茂武;于发;张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矿 脱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细粒尾矿脱水方法,属物料脱水领域。
背景技术
尾矿是我国目前产生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2009年发展报告,2009年我国尾矿总产生量11.92亿吨,占全国工业固体固体废弃物的45%以上,而综合利用率只有13.3%,且目前已累积堆存100多亿吨。
从已探明铁矿石资源储量来看,铁矿资源普遍具有贫、细、杂等特点,即铁矿石含铁品位低、嵌布粒度细、赋存状态复杂,因此需要破碎磨矿、湿法选别才能得到高品位铁精矿,同时经选矿后产生大量的含水微细粒尾矿,据有关统计资料,目前我国铁矿山年排放尾矿量达到1.3亿吨,粗粒尾矿用于生产建筑材料或堆存,微细粒尾矿采用浓缩后,通过一级或多级泵输送到尾矿库堆存。山东金岭铁矿选矿厂尾矿浓度6%,细度<74微米68.29%,进入φ50米浓缩机第一段浓缩,浓度28%底流再进入φ18米浓缩机进行第二段浓缩,浓度32%,通过渣浆泵扬送到500 m2压滤机压滤,得到滤饼水分21%,储存于露天采矿坑或用于采空区充填,压滤机滤液与φ18米浓缩机溢流进入沉淀池,澄清水作为生产用水,沉淀池的沉砂定期输送到φ18米浓缩机处理。太钢尖山铁矿尾矿浓缩机有三种,一种是国产标准型φ53米浓缩机,用于处理主厂房四个旧系列的2、3、4系列磁选及浮选的尾矿浆,底流浓度38%;一种是国产深型φ53米浓缩机,用于处理主厂房四个旧系列的一次磁选的60%的尾矿浆,底流浓度45%;一种是进口奥托昆普Supaflo高效φ53米浓缩机,用于处理主厂房新建两个系列的尾矿浆和四个旧系列的一次磁选的40%的尾矿浆,底流浓度50%。铜录山矿采用再磨再选尾矿来充填采空区,再磨再选尾矿经浓缩,进立式砂仓,经水平真空带式过滤机过滤,按比例掺入经粉碎后的水淬渣,搅拌成全尾矿水淬渣膏体,由膏体泵输送充填井下采空区;山东金岭铁矿尾矿经过两次浓缩后,浓度28%,用渣浆泵扬入压滤机进行脱水,压滤机滤饼水分21%,输送到露天坑储存。
前苏联推广使用高浓度尾矿胶结充填工艺,浓度为20~25%、<74微米占60~65%的尾矿用水力旋流器两次分级,获得浓度70%的沉砂,送到旋流搅拌活化器中,添加水泥强烈搅拌制成胶结充填料,1m3充填料中含水泥130~180kg、尾矿1150~1200kg,水505~515kg;前苏联还研制了尾矿物理化学调浆工艺,包括尾矿矿浆的电化学处理,水力旋流器的强制浓缩和电泳真空过滤,然后用于采空区充填。
由于微细粒尾矿粒度微细、表面积大、水分高,要满足后续工序的要求加以利用,必须脱去大部分水分,才能满足运输和利用需要,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目前尚没有技术经济可行的方法,因此微细粒尾矿与粗粒尾矿相比利用率更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矿的脱水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矿脱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含水矿物进行隔渣处理,除去其中的渣和杂物;
(b)、隔渣后的矿浆进行沉降浓缩,得到澄清的溢流水和浓缩底流;
(c)、对浓缩底流进行旋流器分级,得到溢流和沉砂;
(d)、旋流器沉砂给入过滤机过滤,得到粗粒滤饼;
(e)、旋流器溢流采用高效浓密机浓缩,得到澄清的溢流水和浓缩底流;浓缩底流给入压滤机压滤,得到细粒级滤饼;
(f)、细粒级滤饼采用双轴搅拌机搅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有效补充,所述的含水矿物重量浓度小于10%,细度小于74微米,含量为60%~8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有效补充,所述步骤(a)中的隔渣处理采用圆筒隔渣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有效补充,步骤(b)中沉降浓缩处理采用周边或中心传动式普通浓缩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有效补充,所述步骤(d)中过滤机采用陶瓷过滤机或盘式过滤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有效补充,所述步骤(e)中浓缩底流采用渣浆泵输送到压滤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有效补充,所述步骤(e)中高效浓密机给矿矿浆中需加聚丙烯酰胺,类型为阴离子型、分子量900万~1200万,水解度为20~30%,为白色或黄白色粉剂,配制浓度0.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84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